五月过了母亲节,六月父亲节也要临近了。这次不说感谢,也不煽情。就通过最近阅读的《论语》来谈一谈“孝”。
孔子在《论语》的许多场景回答不同的人提问何为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孔子向樊迟解释何为“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个回答在当时有个前提,就是古代的礼仪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诸侯、士、庶人各不相同。当时的鲁公有时用诸侯之礼,有时会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当时叫做“僭礼”是孔子非常痛心的一种现象。因此他向鲁国的这位大夫提出“无违”。
中国人喜欢讲一个词“孝顺”。读了《论语》这段后窃以为,这个可能就与古时的体制有关。孝顺这一词最初应该来源于礼制。孝为敬,顺为从。孔子崇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又被发展成三纲五常,成为社会规范的人伦体系。要求为人子者,必须做到恭敬顺从,所谓24孝中就有不少例子。
而同样问孝,对孟武伯孔子却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
对子游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对子夏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当读到回答豢养犬马这段对话时我很心惊
自从工作后有了经济来源,总希望能补贴些家用让爸妈过得好些,但同时又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在事业上多努力,对加班几乎来者不拒。孝心主要表达在物质上花一番心思。夫子的话让我找到自己忽略的那块。就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注入和爱的能量流动。也许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父辈祖辈以及我们都做得不够。讲究内敛的表达,往往爱用行动代替语言。而且还总觉得时间很长,等闲下来就可以带父母出去玩了,等有钱了就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环境,等、等、等……
其实退休后妈妈一直叨念想让我陪她出游。我却总是以这段时间考试,那段时间加班为借口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忙是肯定的,但未尝不是觉得以后的时间还很长。现在想来不觉有些泪湿。应该及时回应妈妈的需求,尽快落实,做到最好。时间如大河奔流,一年一年永不再回头。没有等等一说。
孔子对孝不同回答,还让我想到了不同时期突出的关注点。
小时候不懂事,样样依赖,最重要的是不违,听父母的话,避免犯错。
年少时血气方刚,容易冲动,要学会自我管束,让父母不必担忧我们会闯祸。
成年后离家求学、工作。要尽量报喜不报忧,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
待到我们可以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时,要仍旧保留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和气对待。
今天的我们或者忙于生计,或者疲于照料自己的小家庭。造成对父母需求上的忽略,言语中的怠慢。而《杨注》{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这说明孝不只是物质上的供养还必须有心理情感上的展现。
我们这一代都长大了。不再牵着妈妈的衣角,不再攀着爸爸的脊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拿出所有的工资给父母买营养品、请他们出去旅行、为他们请高级保姆。但这个时候,有没有停下脚步,跟他们聊聊天,陪他们看看电视,把眼光从手机上收回,认真的陪伴他们。让自己从生意的觥筹交错里抽身,真诚濡沫的像儿时一样。
《论语》里孔子对孝的解释与西方不同,柏拉图式的西方哲学讲求思辨。将思想极致提炼和抽象成一条处世真理。但反观孔子,他的回答因人而异,相当的具体。而且也从不回答为什么“why”直接告诉你“how”体现出东方特有的普遍的实用主义原则。
有学者总结,孔门儒学确认“真理”总是具体和多元的,即在此各种各样的具体人物、事件、对象的活动、应用中,即“道在伦常日用之中。”
这种根据情况灵活运用的方式真的相当棒。家庭理念不同,文化习俗不同、社会环境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不同,孝的表现形式同样千姿百态。孝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在言谈之间,在案头锅灶,在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