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5 珠珠《国学与管理直播间7》听课心得体会
本周六的《国学与管理直播间7》,老师们讲到了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不要找对策,也不要再次回演。老师教我们要把当下的情绪堵住止住,接受,明白,放下。老师说这就是止观双修。
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的事。先生有个小毛病,就是他吃完饼干,瓜子,花生等袋装小食品以后,就直接敞开着包装袋的口,这样水汽就就进去了,每次我看到后都要用夹子把袋子给夹上。每次夹的时候,想着反正家里的事都是我该做的,我就夹住就好了。可是每次虽然这样想,还是每次都会不高兴。
大概20多天前的一天,我又发现先生把瓜子袋子敞开,我就又用夹子夹上。当然心里还是不高兴。就在我一边夹袋子,一边不高兴的时候,突然就有念头冒出来:
你为什么不高兴?
因为先生没有把袋子口夹住。
没夹住又怎么了?
水汽就进去了!
水汽进去怎么了?
瓜子就潮了!
潮了又怎么了?
潮了就不好吃了!
谁觉得不好吃了?
是我觉得不好吃了!而不是先生!因为我有分别心,先生人家又没有分别心!
念头就这样一问一答到这里,原来问题出在我身上,我有分别心,才造成的。这一下子,不高兴的情绪立马消失了。
这件事发生后,我以为这些念头是我意识里面想的,问自己的罢了。可是听了课,再回忆当时的情景,那念头是自己冒出来的!我在想,这次情绪的很快平复,是不是用到了老师们说的止观双修?当我发现自己不高兴的情绪时候,没有让这种情绪继续发展,也没有给它找老师说的三种逃跑淡化的方法,而是当下就把情绪止在那里,然后情绪就把造成不高兴的幕后黑手给逼出来,原来是自己的分别心在作怪。当我看清楚了事实真相,一下子就放下了这种不高兴的情绪!
不知道我当时做法是不是老师讲的止观,是不是接受,明白,放下这三步?请老师指点!
贤员老师点评2019.1.5 珠珠《国学与管理直播间7》听课心得体会:写得非常好!所谓止观双修,其实,咱们之前讲过的“观”也有这个意思。当念头来的时候,不要去硬压,更不要跟着念头走,而是要学会观它,也就是就看着自己的念头,我倒要看看你还能跑到哪里去!其实在看着念头的这个过程中,首先自己不随着念头走了,而且还要用如如不动之心去观它,其实这个过程中,自己旧的念头不再继续,新的念头不会产生,因为精力被用在观念头上了,其实这时的这个境界已经是很妙的境界了,所以这也是让我们静心、收念的好方法。不过,昨天教授所讲的“观”,是又加上了一层“疑”!也就是要在这个当下提出自己的疑问,而提出这个疑问的同时自己不能去思考,只需要保持如如不动,一念不生的状态,因为这就是大我的状态,有了这个大我状态,那么你的任何疑问都会得到来自大我的答案!所以咱们一直强调的,你只要做到让自己的发心、行为与佛菩萨一致,那么接下来就啥都不用管了,佛菩萨会为你解决所有问题的。其实这里的止观应该也有这个味道的。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在遇到任何事时,让自己的状态保持与佛菩萨一样的状态,即如如不动,那么就等于你把一切都交给佛菩萨了,这时与佛菩萨的共振就会把我们的问题变成对佛菩萨的问题,于是答案也是佛菩萨给出的了!再说珠珠,为啥你那么容易就得到答案了?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知道了应该止和观,但能够马上就做到吗?恐怕不会那么容易的,因为这需要能量的积累。没有能量的人,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而珠珠平时的修行精进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你的阳气升得很好,能量很足,与佛菩萨沟通地非常顺畅,所以在遇到问题时,你就很容易得到来自大我的解答。其实这个大我也可以理解为自性本体。所以这确实是好事情,值得高兴。不过,同时还要注意,要时刻谨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便你能很容易得到这个大我的答案,也千万不要去追它,因为你一去追,这就是小我的发心了,于是就无法与本性、本体之德相应了,而只会感召那些阴性存在的事物了,于是容易走偏。所以一定要时刻记住,“是善境界,不作圣解,若作圣解,即着群邪”!你做得很好!继续加油![玫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