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清朝的末期,国门被打开来以后,“上海”这座城市就是属于中国最早被开放的城市之一,在1843年的11月17日开埠,它是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而被迫被开埠的,而且它还是属于一座五方杂处的城市,像这种类型的城市,是很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因此说城市文化是兼容并蓄兼而有之的。
在许许多多的上海文化和上海方言俚语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那就是--这个“洋”字,它见证上海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在上海人的每日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绝对是离不开这个洋字的,很有可能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的时候,这个“洋”字的使用频率其实并不是很多的,变得越来越少,尽管是如此,在有些时候,还能听到有人在说“洋”字有关系的话语。
譬如说:拿我自己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当时间走到今天时,我已经是走过42年的春秋时光,在这42年的春秋时光当中,还在蓦然回首之间,突然之间发觉一件自认为是十分有趣的事情,我自己就居住过两个城镇,全都和“洋”字是有关系的,也是十分有缘分的。
我曾经居住的第一个城镇,它的名字就叫作“高桥镇”,它既是一座古镇;它还拥有800多年的历史;它更拥有“营造之乡”的美誉哩;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上,曾经就涌现出不少的、建筑方面的专家与大师。钟惠山曾建造过“会乐里”“慎余里”等石库门弄堂建筑;叶宝星曾建造过“衡山饭店”“永安公司”等建筑;杨瑞生曾建造过“淮海电影院”“星光大戏院”等建筑……凡事种种真可谓是不胜枚举的。就在老的高桥镇上,有一条街道,它过去的名字就叫做“白洋滩”,到今天,它的名字就被修改成为“石家街”。至今为止还能清楚地去记得,就在我少年时期的里面,既不管是去外婆张榴妹家里做客;也不管是去浦西外滩、老城隍庙豫园、南京东路游玩;更不管去居住在虹口区东汉阳路上大姨父沈小兔大姨妈倪榴娣家里做客;“白洋滩”是一定要走过的,而且这条道路还是属于一条必经之路!
当我长到16岁以后,因为家父货币分房的缘故,购买一套新的房屋,所搬迁居住在第二个城镇,它原先的名字叫做“洋泾镇”,它同样也是属于一座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镇,因为政府行政规划区域合并的原因,就并入到“花木镇”,今天的名称则被修改成为“花木镇洋泾地区”,它所属的街道名称叫做“洋泾街道(社区)”。就在这条老镇的上面,还有一条河浜,它的名字叫做“洋泾港”,这条河浜,北面直通黄浦江,南面一直可以通到张家浜,与张家浜是连接在一起的,它全长大约有六七公里,途经洋泾镇桥、南洋泾桥等地方。
在中华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上,就有一条河浜,它的长度也只不过是拥有十几米罢了,它的名字就是叫作“洋泾浜”,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就是现如今的黄浦区延安东路。就在中华民国时期的里面,这条河浜的北岸就是“英租界”,在河浜的南岸则是“法租界”,就在那个时候,在某一段时间的里面,这个两块地方还是属于“华洋杂处”的,即:华人和外国人(洋人)是混合居住在一起的,所以说,在这两块地方的语言也是十分混杂与复杂的,但凡是在这两块地方“讨生活”的个人或人群,既不管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还不管是其他城市来到上海滩上的“新上海人”;更不管是身处在何种社会阶层里面的人;像这样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去说一点点外语的,还能和老外做一些极其简单的交流,主要所说的外语,全是以英语为主的,只不过所说的英文既不是很正宗的,也不是一口十分标准的英语口语,这些人在和外国人说英文,或者说用英文来和外国人对话的时候,往往就会去套用一些发音比较相近的国语语音,抑或是还会采用地方方言语音来和对方说说,因此说,像这种英语口语一律被叫做“洋泾浜英语”。
沪上已故两位滑稽大师姚慕双与周柏春,有个滑稽戏经典段子叫“学英文”,而且还是有好几个版本的,在各种版本当中、在其中共有这样的一段内容,是说宁波人是怎样来学习英文的,宁波人所说的英文口语,就是属于“洋泾浜英语”,曰:“一块洋钿么温道罗(one dollar)!廿四呃铜钿么小店佛(twenty-four)。大大轮船史汀婆(steamboat),阴三谢堂(inside sit down)么里向…坐。”……
当时光这列列车进入到1916年的时候,“洋泾浜”被填平变成一条马路,“英租界”与“法租界”一起变成“公共租界”。只不过,“洋泾浜”与“洋泾浜英语”这两组词语却被保留下来,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如今,虽说今天说的人来得十分地少,就在有些时间的里面,还是会听到有人在说这两句方言闲话的。某个人但凡是做起各种事情来的时候,总是不够正宗,或者说,看上去就是属于有一点点不像样子,还或者说,说起各种方言俚语和外语,既不是十分正宗的,还不是十分流利的人,一定会被大家用沪语方言说道一番的,曰:“迭个人做起各种事体蛮洋泾浜个嘛!”“伊是讲洋泾浜英语!”……
既因为上海被开埠,还因为出现“英租界”与“法租界”,因此说,在上海滩上,又会滋生出一种新型的行当来,它的名字就叫“洋行”,“洋行”是外国商人在中国设立的商行商号,中国最早的洋行是在1715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开设在广州的商馆。自从拥有“洋行”以后,加之有许多的外国人不太懂得中国国情、地方方言与中国人的人情世故,只为便于和中国人做各式各样的生意,因此就在“洋行”的里面,又聘请有不少头脑十分灵活、懂得各地方言、人情世故,还会去述说一点点英文的中国人,到洋行里面做一个买办,凡是做这种行当的人,一律被上海老百姓叫做“洋行买办”。如果说,在那个时候,家里要是有人在洋行做买办的话,不仅是十分洋气的一件事情,而且还会被亲朋好友们用沪语称赞道:“哦呦喂,侬今早仔覅得了勒嘛,竟然也畀侬混格拉斯混到洋行里向去做一个买办啦!”……
就在中华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上,洋人聚集在一起做各种生意的地方,一律被上海人叫做“洋场”,因此说,在那个时候的上海滩上,就有得“十里洋场”和“十里夷场”这两种说法的。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普通老百姓说“十里洋场”来得比较多一点点,说“十里夷场”这四个字,基本上全都是一些文人墨客,虽说那时的中国已经落伍,和全世界比较起来,差距是变得十分大的,还被动地被打开开放国门,只不过,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多多少少全都是对老外看不起的,总是觉着老外没中国人来得好,所以就用一个“夷”字来贬低老外。
自从中国的国门被东西方列强打开来以后,还自从大力开办有各类洋行之后,因此就不得不被动地输入有许许多多的舶来商品,尤其是在上海滩上,凡是由外国来的各种商品,全都要在商品名字的前面去添加这个“洋”字,之所以要去添加这个“洋”字,全都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基本上各式各样的商品,全都是需要依靠外国引进来的,中国人自己是制造不出来的,让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在中华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上,普通老百姓就在每日的日常生活当中,就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与物品,全都是和“洋”字有关系的。
就在最初的中国,则是没有电灯的,一到晚上以后,天就会变得伸手不见五指十分黑暗,照明所使用的物件,不是照明用油,就是去使用蜡烛,这两件物品,就被上海人叫做“洋油”和“洋蜡烛”。自从拥有“洋蜡烛”这个词语以后,长辈们在教育家里的小辈们的时候,或者说,一方要好好地去教育有过错一方的时候,就去发明一句上海方言闲话,曰:“侬迭个人啊,真是一个标标准准个洋蜡烛哦,勿点勿亮,只有点过勒以后,侪会得亮一眼眼!”……这句话语的意思就是在说,只有当一个人品尝过各种苦头、栽过各种跟头以后,自己才会知道到底会错在什么地方啊,只有吃过亏的人,才会有长进的,还只有自己受到过各种惩罚的时候,才会改正错误再也不去犯错。
在过去、在上海滩的历史上,就有两种十分特殊的房子,第一种房子就被上海人叫做“石库门”,像这种类型的房子,它融汇西方文化的某些特点,它还包含有中国传统民居所拥有的某些特色,被上海人叫做“新式里弄建筑”,它则是采用石头来做门框的,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上海居民住宅。第二种就是:会去模仿欧美房子的式样,独门独户,并且在房子的里面,还带有花园与池塘,它的层数并不是很高的,最最高的高度也就是到四层楼封顶,占地面积是有许许多多的,通风和阳光全都是十分好的,像这两种类型的房子,不是被上海人叫做“洋房”,就是被叫做“花园洋房”。就在那个时候,但凡是能够住得起“花园洋房”的家庭,不是十分有钱做各种生意的大老板,就是那些在政府部门里面做高官的人。
因为在房顶的上面是要铺垫一层或几层瓦爿的,它的规格是在七八寸大小的叫做“本瓦”,长度在40公分,宽度在20公分,有棱条纹的,或黄颜色或灰颜色的瓦爿,上海人一律就叫做“洋瓦”。
老上海人欢喜把长得长长的白萝卜不是叫作“白萝卜”,而是叫作“洋花萝卜”。学名叫“菊芋”的食物上海人叫做“洋姜”。
老上海人都是知道这样的一件事情,对于正宗的上海家庭妇女(主妇)来说吧,在缝缝补补方面,不仅是属于一把好手,而且还是属于不可缺少的,对于每一户家庭来说吧,就在自己家里的房间里面,是不要多言语些什么的,一定是要去配备一台“洋机”的,现如今的上海年轻一代人,就不一定会知道这个物品到底又会是什么,它又被老一代上海人叫做“铁车”。实际上所谓的“洋机”就是今天大家口中所说的缝纫机,在我的家里家母倪榴珍曾购买过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拥有“洋机”以后,也一定是要拥有“洋线团”的,在过去的时候,“洋线团”都是要凭票供应的,票子就叫做“民用线券”。
只要是在“铁皮”的上面去“镀上一层或多层‘锡’”这种金属物质以后,或者说,去“镀上一层或多层‘锌’”这种金属物质以后,老一辈的老上海人一律欢喜叫做“洋铅皮”或“洋铁皮”。就在上海地区的方言俚语闲话当中,但凡是不值一点点钱的各种废弃物品,全都被叫做“洋铅皮”。但凡是用洋铁皮制作而成地扫地所使用的物品--“畚箕”,自然而然地被叫做“洋铁畚箕”和“洋畚箕”!
就连钉各种物品的钉子,在最初的时候,中国人绝对是制造不出来的,也是没有一点办法的,只好向国外去进口进来,所以就取一个名字叫做“洋钉”。还因为上海人是来得比较聪明的缘故,因此还去发明有这样的一句方言歇后语,叫做:“叉袋里厢掼洋钉--‘里戳出’!”其中“掼洋钉”这个词语,它的意思是在说,在叉袋里面装有洋钉背在自己的肩膀上面,歇后语“里戳出”这个词语,它的意思就是说:钉尖既从袋子里面戳出来了,还给戳破了,把自己的身体给刺痛,这句歇后语所要比喻的就是在说--在或家庭或单位内部,有小人专门在作祟,联合外人说各种坏话、来攻击并欺负自己人。
在上海方言俚语闲话当中,就有两组带有“洋”字的老词语,一定要放在一起来说一说,这又是为什么呢?!也唯有如此去做一个比较的话,才能够品味出意思和味道来的。它们分别就是“洋腔”和“洋相”,像这两组词语的意思与含义就是在说,外国人所拥有的腔调与样子到底是怎样的。在过去的中国人,与外国人是不太一样的,中国人的规矩又会是什么呢?!有两个相互认识的人,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一起共事的同事,相互之间在大马路上碰到以后,在平辈之间,在通常情况下面来说,全都是打躬作揖,如果说是碰到长辈以后,则先要半下跪磕一个头,然后再去问一声好。洋人(外国人)是不一样的,是不太讲究什么大小与辈分的,见面碰到以后,相互之间先是握个手,然后就是相互之间还要左右各去亲对方一下、打一记kiss(接吻)。还就算时间走到现如今,还有许多的人,还是不太习惯外国人这种做法的。对于过去的老上海人来说吧,“洋腔”与“洋相”全都是指一种丑态,所以在这两组词语的前面,都要去添加一个“出”字,以此表示某些人,现在多多少少有一点点出丑,显得丑态毕露!
对于中国人而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的里面,中国人所使用的瓶子来说吧,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全都是用瓷土制作而成的,所以就被国人叫做“瓷瓶”。自从清朝末期国门被东西方的列强给打开来以后,引进由玻璃去制作的瓶子,就在最初的时间里面,一律被老上海人叫做“洋瓶”。在过去的时候来说吧,如果有人去佩戴一副度数十分深、镜片十分厚实的眼镜,上海人不是在说:“伊戴勒一副‘洋瓶底砣’。”上海人就是在说:“伊戴勒一副‘洋瓶砣底’。”对现如今的上海人来说,恐怕就不太知道这句话语,只会采用“架梁”或“梁兄”来替换,曰:“侬戴个迭副‘架梁’度数还是邪气深个,镜片像啤酒瓶底一样厚实哦。”或者说道:“侬去看呀,伊就是一个梁兄哦!”
对于老一辈的上海人来说吧,只要碰到某些脾气与态度并不是十分友好的人,脾气性格是有点古怪的,而且对方还是一个不合群的人,有一点点阴阳怪气的味道在里面的话,上海人全都会开口这样来说对方的,曰:“迭个人忒西洋怪气,搭伊轧朋友交关沙度!”……
就在上海地区的各种方言俚语词语当中,还有两组词语,它同样也是指出丑哦,可以说是属于前面两组词语的比较级别的,就能够更进一步地说明出丑与丑态毕露哩。它们分别就是说:“洋(像)勿洋(像),三分洋(像)”和“洋勿洋,腔勿腔”。前面的一个词语,它的意思与含义就是在说,既不管是何种脾气秉性一类的人;也不管其本人的年龄到底有多少的大小;更不管其本人从事何种类型的职业;为人处世之道一定要拥有三分样子,如果说,事情做得不对路子、不对头、不会去操作的话,就是属于“洋勿洋,腔勿腔”一类的人,自然而然就会露出丑态,显得丑态毕露。有关于这个方面的例子,还是拿我自己来举例说明,记得有一天随家父陆吉良去参加家父好友小孩的婚礼,其中有一道小菜名字叫做“鱼翅羹”,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吃这种菜肴,也就脱口而出来说道:“我觉得这碗汤盅里面的‘线粉’还倒是蛮好吃的!”就引起一桌子人哄堂大笑起来,家父就开口训斥道:“你不知道情况,不认识这道菜肴,是不能胡说八道些什么的,这也是难怪啊、不好来怪你的,你今天是第一次品尝这道菜肴,这道菜肴是‘鱼翅’,而不是叫做‘线粉’,要记牢在心,从今以后就不可以再去搞错!”……这个时候我真是“洋勿洋,腔勿腔”啊!【备注:在上海的方言俚语当中,把吃的食物“粉丝”就叫做“线粉”。】
在上海的各种方言俚语闲话当中,还拥有一些,既是属于十分有趣的,也是属于十分有意思的词语哦,而且也全都是和这个“洋”字有关系的。就让我继续举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这种情况。譬如说:像“洋盘”这个词语就是属于一个有趣的词语。有不少的人总归会去认为,“洋盘”这个词语,就是上海人独有的一种方言闲话哦,实际上,当我专门去寻找“洋盘”这个词语的历史脉络以后,就发觉到这样的一件事情,除去上海人会去使用“洋盘”这个词语以外,身处在其他地方的人,也同样会去使用“洋盘”这个词语的。对于四川人与重庆人来说吧,在这个地区的方言俚语当中,“洋盘”专门指的就是:“洋气”与“拉风”。要是在石家庄矿区一带的话,“洋盘”这个词语专门就是指:扫地所使用的簸箕,它是用“白铁皮”制作而成的。
既在中华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上,还在那个时候的上海文学作品当中,同样会去采用“洋盘”这个词语的。在那个时期的里面,就有一位笔名叫做“蘧园”的作家,他原来的本名叫做“欧阳巨源”,其本人的生卒年月日是没有办法知晓的,也无法去考证的,其本人撰写有《负曝闲谈》一书,《负曝闲谈》这本书是《廿载繁华梦》与《负曝闲谈》两部谴责小说合集。就在第九回当中,其本人是这样来写到的,曰:“且说京城里有个阔公子,姓孙,排行老六,正是北边人所谓‘冤桶’,南边人所谓‘洋盘’。”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先生,在《第一段的故事》六中,有去撰写过这样的一句闲话哦,曰“我才不来呕这口闲气,花这路冤钱,让那只寡老背地里笑我是洋盘。”
在上海的方言俚语闲话当中,对于“洋盘”这个词语,它还是拥有两种含义与解释的,而且还全都是带有贬义的色彩在里面的。
第一层含义与意思就是在说:某一些个人或人群,为人处世之道就是属于不懂装懂类型的人,明明自己是一点点也不懂得的,偏偏要伪装成为一个十分懂的人,以外行人来冒充内行人。上海人就会得去认为,像这种人就是属于“硬装斧头柄”,并且在“冒大蒜”。
第二层含义和意思就是在说:对于某些个人或人群而言,因为自己不懂装懂因而出洋相,并且像这种类型的人会吃(大)亏的。
对于第二层含义和意思,我认为仍然要举两个例子,从而能更好地说明白这种情况与意思!譬如说:就对于某一样物品来说吧,实际上最多只要去支付20元人民币就可以把它给购买下来的,然而,就是因为购买者,既不太了解市场方面的行情,对于市面上的行情还是属于知之甚少的缘故,从而就会造成像这种类型的人,去花费120元人民币购买下来,像这种人就是一个标准的洋盘。某些欢喜把玩各类收藏品的爱好者,欢喜收藏各式各样的收藏品,其本人满心欢喜地把一件收藏品购买回来,自以为自己是很懂的,实则购买的是赝品,把赝品当作一件真品收藏品来收藏,这类人同样也能叫做“洋盘”。
那么,像“洋盘”这个词语,它的出处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它到底会有怎样的说法呢?!它的出处同样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第一种说法是说:“洋盘”主要针对的就是--在中华民国时期时【备注:在旧社会。】嘲讽、讽刺那些洋大人的。【备注:就在那个时候,上海人或者其他地区的中国人,对于从外国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一律叫做“洋大人”,而且还全都是以男性为主。】虽说这些来到中国的各位外国洋大人们,在那些平常的日子里面,作威作福可以说是习惯成自然,但是每次到茶馆店里面以后,因为不懂当地人的规矩,经常性会被戏弄一番的。譬如说:要品茶,门资就要去加倍,起码要去翻一倍的价格,而且还吃不到原本可以免费的茶水,不仅是如此哩,虽说是花费高于规定价格的门资,但得到却是最为差劲的服务。
第二种说法是说:“洋盘”这个词语原本是写作“佯盘”两个字,就是假装在拨弄算盘,老板算出来的价格并不是实际的价格。顾客就按照老板计算出来的价格支付钞票,自然就是要吃亏的。原来属于欺诈的行为,到后来,就引申为不懂计算而十分容易被欺骗的人。
譬如说:做各种生意的老板,最最欢喜、最最愿意碰到一些缺乏主见、不知道行情、不领市面的顾客。在这个时候价格就好由老板来随意地开价,老板还会暗暗地用沪语对伙计说道:“迭个外地人是只洋盘、洋冲(葱)头,吾伲要狠狠较去斩伊一刀,伊个老外也同样是只洋冲(葱)头,也好畀吾伲斩一刀个,迭个嘛就叫做,走过路过覅要错过,还有个就是,要是有斩覅斩,就是一只猪头三!”……
自从上海也被开埠以后,但凡是从外国进口来到上海的各类商品,被上海人一律叫做“洋货”,这个还不算什么的,“洋货”还要被区分为“东洋货”和“西洋货”,就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东洋货”主要指的是“日本洋车”,“西洋货”主要指的是“西洋镜”。
“日本洋车”上海人就把它简称叫“东洋车”,不过,最为正确的说法还是叫做“人力车”来的比较好,这个其实就是作家老舍笔下骆驼祥子所拉的车子,全都因为是从日本引进到中国来的,所以说就取名字叫做“东洋车”,这还是上海滩继轿子以后,最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到后来,这种车辆的颜色多数被油漆成为“黄颜色”,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作为包车来用,又被改名叫做“黄包车”。
现如今有许许多多的上海人,还不一定会知道并认得“西洋镜”是啥玩意儿。“西洋镜”这个词语是上海人的叫法,还被上海人叫做“西洋景”,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人,则欢喜叫做“拉洋片”,洋人则欢喜叫做“peep show”。它是由欧美传入到我们国家的一种逗乐装置游戏,它是依靠一只大箱子,在它的正面就拥有三只孔洞,孔洞面积不是很大的,只好容纳一个人去看看。在它的里面有类似于幻灯片的图像,在摊主的手里面有一根绳子,每次去拉动一下时,就会调换一张图像,摊主还会根据图像的画面自编自唱,只因为这些图片全都是从外国引进到中国来的,所以就被国人叫做“拉洋片”。
“拉洋片”或“西洋镜”,它的原理全都是依靠“光学原理”,是需要人去暗箱操作的,所以多多少少就显得有一点点的神秘感,一旦大箱子被打开来以后,里面只是拥有几张图片而已,是没有其他什么好去述说一下的,也是不怎么稀奇的。因为箱子里面有各种新奇的故事,因此说在过去的上海滩上,把“看西洋镜”就演变成为方言俚语俗语。就在上海方言俚语闲话当中,但凡是被大家看破门道与机关以后,有露馅、事情败露,就叫做“拆(戳)穿勒西洋镜”……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现如今的虹口区四川北路,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在这条街上,拥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买卖各种布料的布店。对于像“布店”这种类型的商店,在一般情况下来说吧,老一辈的上海人通常全是都叫作“洋布店”,为什么会拥有这样的一种称呼呢?!就因为在过去的时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国人制作的布料,全都是以“家庭作坊”为主,这样的布料就被国人叫作“土布”,因为布店里面出售的各式各样的布料,是由机器制作而成的,因此说凡是由机器制作的“机织布”一律都是叫作“洋布”的。
拥有“洋布店”,自然就会有营业员的,像这样一类的人员,老上海人全都称呼叫作“洋布店倌”。在过去这也是属于很吃香的一种职业(行当)。尤其是贩卖呢绒的“洋布店倌”,只认衣衫不认人。据说永安公司老板曾经教导过自己的“洋布店倌”:“客人是不可以赶跑的,不过太低档的可以规劝其离开,否则其他客人不敢来。”
据我所了解到的历史情况,在过去的时候,【备注:时间主要是指在中华民国时期的里面。】但凡是那些从事“洋布店”行当的“洋布店倌”,尤其是在呢绒布店里面工作的“洋布店倌”,就是属于最会“看山水”一类的人,上海的方言俚语闲话当中“看山水”就是指会察言观色的一类人,也是拥有自己的“小算盘”和“工作脚本”的。但凡是看到来到店铺里面的客户,还只要是对方就是属于衣衫不整有一点破破烂烂的,而且还是属于东张西望的顾客,自然就是不需要多去言语一些什么话语的,一看就是买不起呢绒的。就会一律硬生生地扯大嗓门用沪语方言对对方回答道:“要买‘卡其布’个闲话,勒浪对过,到对过是有个。”……“卡其布”是由棉、毛、化学纤维混纺而成的一种织品,在那个时候是属于低档次的布料,这句话语的意思是说:你就是买不起好布料的穷鬼,不要来我们这里干扰我们做生意。
在过去的上海,在自家卧室的里面,所铺设的地板要是采用的是进口的松木,上海人就叫作“洋松地板”。给家居漆上一层或多层的合成漆,不是传统的中国漆,叫涂过“洋漆”,中国漆叫本漆。
在各种上海方言俚语闲话当中,上海人还十分欢喜去说说“卖洋”和“卖洋三千”这两组词语,它的意思与含义就是在说:某人就是属于一个酷爱到处去炫耀一番的人。在“卖洋”的后面去添加“三千”,就是属于加强版本,就让我最后一次再来举例说明这种情况。譬如说:老张与老李这两个人就是属于比较要好的朋友,某一天彼此之间在大马路上碰到以后,两个人在一起侃大山聊天的时候,老李就会时不时地看看佩戴在自己手上的世界名牌手表劳力士,还要和老张说什么手表是他的女婿买给他作为生日礼物,就是因为女婿知道老李欢喜戴手表。老张用上海沪语方言开口对老李去说道:“算侬搛着一个好女婿,忒侬买只好手表,阿覅晓得侬勒拉卖洋三千点啥么事啊!”……
文章撰写到这里也已是文末,就此搁笔,难免会有挂一漏万的,要是再好好地去寻觅和“洋”字有关系的上海方言闲话,还能寻找到很多很多的,我们只要是用心去寻找,总归是可以去寻到的……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上海方言俚语词语图片和范福生老上海风情画都来源于网络上,图文很有可能是不相匹配的。;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9年11月06日星期三晚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