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比亚迪股份这件事情上,巴菲特一开始并不感兴趣,但是在芒格的引荐下,他尝试着接触这家汽车制造公司,虽然强调自己对电池不懂,对汽车原理一窍不通,但他还是因为这一次的投资,打破了自己制定的好几条准则。巴菲特对以前不看好的一些行业和企业,也不再那么抵触,而是尝试着去多做了解,就像他学习那些新知识一样,巴菲特始终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不会轻易封闭自己。
这个从格雷厄姆理论体系中走出来的人,经历过多次投资思维的转变和调整。这种调整本身就是一种与新事物的巧妙融合。正像他所说的那样,世界在剧烈改变,这是肯定的,50年以前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其实,不仅仅是巴菲特,很多管理者和投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思维局限性,他们对于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投资标准,都形成了固定的认知,这是他们投资体系中最核心也最坚挺的部分。而且不断学习和接触新的事物,是很困难的,人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那么快的做出改变,除非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形成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
重要的是巴菲特从来不会回避自己的缺陷,对于一些新的东西,他会主动去了解,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在合适的企业上进行投资。事实上,那些批评者当中,没有一个人取得了巴菲特这样的成就。不仅是对于巴菲特,对于任何投资人来说,保持开放的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人们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样的步伐,但是对于任何一个聪明人来说,保持开放并不意味着就要尝新,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纳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了解和评估的过程。
——《巴菲特的自我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