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我死去的家》这是今年读的第三本东野圭吾的作品,也是我本人最喜欢的一本。昨天的执勤不算轻松,扫楼、送菜,但看了一半的故事情节始终牵绊着心绪。所以最终在十点前读完了整本书,感觉会二刷。这是一本带微恐色彩的书,很戳中我。
《从前我死去的家》简介
东野圭吾说,《从前我死去的家》是我的自信之作,却遭到了冷遇。从那时起,我开始以怀疑的目光看待评论家。对作家来说,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长没出息却害得孩子不被认可——我当时曾怀着这样的愧疚向这本书表示了歉意。
东野圭吾主人公沙也加对小学以前的童年毫无印象。为找回记忆,她和前男友来到父亲生前常独自前往的、神秘荒凉的别墅。种种迹象表明,这幢别墅的的人似乎在二十三年前的某一天全部消失,再也没有回来。当看到一架钢琴的时候,沙也加禁不住喃喃自语:从前我来过这里。
《从前我死去的家》书摘
和你在一起时很舒服,但是,那时候我突然惊觉,不能继续这样下去。我们不可能一直拒绝周围的一切,只靠两个人独立生活,继续下去,会毀了我们两个人。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所以不能继续做梦了。
“不过这种事其实算不得什么。” 当时我对她说,“人人都会做,跟吃饭穿衣一样平常,根本没必要把它看得意义重大。” 沙也加也同意我的看法,她说:“可别以此为理由纠缠对方。” “那当然了。” 我回答。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从前自己死去的家,只是不愿再见到自己静静躺在那里的尸体,所以假装没发现罢了。
一些关于细节的描述
诸如此类的胡思乱想在我脑海中来了又去,最后,记忆里的那些画面渐渐模糊,只剩下变成深褐色的记忆碎片。
难以言喻的恐惧压迫得我胸口作痛。一个人睡在床上时,简直恨不得用毛毯蒙住头。
冰冷的空气仿佛都沉淀在下面,脚边顿觉冷飕飕的,依稀闻到淡淡的尘土和发霉的气息。
她似乎在为某事犹豫不决,一直望着远方出神,但又注意到了什么,缓缓收回目光。
《从前我死去的家》读后感
“东野把伏笔一直埋到了读者的五感深处,没有描写残酷的场面,却有无法言喻的恐怖感贯串始终。”没有死人,没有杀人,没有警察,但紧张和恐怖感贯穿始终。读进去了,不能一个人,说实话是有点害怕。
有一个片段,我在读的时候甚至停下来,不敢继续往下读。做足了心理准备,才继续读下去。
雨声愈发急骤,我瞥了眼窗外,雨点激烈地敲打着玻璃,画出无数条银线。 “这雨越下越大了,”我说,“我们还是早点离开为好。”
远处的天空突然一亮,沙也加不由得一个激灵,紧接着就是轰鸣的雷声。 “没事,离我们远着呢。”我笑着说。 沙也加微微低着头,不停地眨着眼睛,接着手托着脸颊四下张望,眼神也变得恍惚。
“怎么了?”我问。 她慢慢伸出右手食指,指着前方:“钢琴下面……”
“钢琴下面?”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那里放着一架钢琴,“钢琴下面怎么了?”
“在下面……躲着……” “躲着?谁啊?”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晃晃悠悠地走到钢琴前,在那里蹲了下来,做出从钢琴下面偷看房间的动作。
“怎么了,钢琴下面有什么吗?”我又问了一遍。 沙也加仍然蹲在那里,抬头看着我。“在下面躲着呢。”
“所以说到底是谁啊?”我的声音急躁起起来。
她舔了舔嘴唇,喉咙动了一下,像是咽了口唾沫。“是我……”
“你?”我不明白她的意思,盯着她的脸问,“什么时候?”
“很久很久以前。” “很久以前?”我脱口问了一句,随即倏地一惊,终于反应过来她这话的含意,“你想起来了?曾经躲在这架钢琴下面?” 沙也加移开视线,用手指擦了擦钢琴脚,那里的灰被抹去,露出一道黑线。
“那天也是这样,又打雷又下雨。”她喃喃自语。
读完这本书反而不想深究深层的含义,是寻找自我、自我救赎,还是跟虐童相关的部分,都不想深究。我陷在东野的文字里、情节里,可能很肤浅,但第一遍读完真的不想思考,不想评论。
应该会二刷。
同事又推荐了一本东野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