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上记有《屈原贾生列传》,其中说落泊绝望的屈原行至汨罗江,披头散发边走边吟于水泽之畔。其“颜色憔悴,形容枯藁”。
遇一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投江前遇到个渔翁,渔翁看见屈原绝望之形,欲投江自尽的样子,于是说:这不是三闾大夫屈原吗?怎么落泊成这个样子了?你是打算在这里跳江自杀吗?
屈原对渔翁说:这整个世界都肮脏不堪,只有我自己干净;而这世上所有的人都醉入其中看不清楚,唯独只有我还保持清醒,所以才被他们流放了。
渔翁告诉他说:圣人是不会被外物所困扰的,所以才能顺应世界的变化。如果整个世界都污浊了,为什么不顺着流水扬起自己的波浪呢?如果大家都喝醉了,为什么不只吃点酒糟喝点薄酒呢?(“餔其糟而啜其醨”。意指屈原对现实不满而采取逃避的方式,对人世间充满悲观情绪。) 为什么一定要固执那高洁的品质,而让自己被流放呢?
到底谁说得更有道理?
当然啦,我们知道的是屈原还是投了江。
其实人之欲活有一千个不死的理由,人之誓死有一百个不活的道理,有时候真的不在于什么才是对的,而在于那一刻你取什么样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