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们在品管会议室召开一、二季度品管创新项目评审会,对部门七个创新项目进行评审。
早在2个星期前,部门创新联络员艳艳就在收集部门创新项目申报,也要求各项目申报人员按照公司和部门创新管理相关要求提供申报PPT,以便周五评审会上汇报。同时,艳艳也事先准备好了创新项目评审打分表,以便评审委员打分。
周五下午2点半,一切就绪,我们的创新评审会开始了。
首先我讲了“变”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要在变化中不断提升我们的管理,提升我们的技术,通过创新精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和服务。今年,集团和公司大力倡导创新精益,我们作为一个三十年的老工厂更加需要创新,我们要在思想上、理念上上创新,我们要在技术上创新,要在产品上创新,让我们的工厂更具竞争力。创新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有创新;创新也不仅限于技术上的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思维也是创新,而且我们都会予以鼓励的,因此今天的创新评审会除了评审出来一。二、三等奖外,我们还会给未获名次的项目给予鼓励奖。
接下来,我们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项目汇报,各项目申报人员开始了他们的汇报。
首先出场的是计量组的李东,他汇报的项目是“红外对射改造,降低雨季报错频次”。该项目是一个小改善,也就是增加一个风扇吹干雨雾。尽管是小项目,但是这个项目却有很好的创新示范作用,而且通过改造后可以有效减少雨季天气带来的错报、误报现象。
第二个上场的是特油的刘成龙,他一口气汇报了三个项目,三个都是小项目。第一个是“白卡纸箱去光油,降低采购成本”,这是一个包材变更的项目,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还可以增加纸箱的抗压强度。原纸箱是增加一道光油,增加光油貌似可以防潮,但是实际上纸箱受潮是瓦楞纸,而不是面纸,增加了光油不但没有取到防潮的作用,反而因为增加光油影响抗压,且不利于纸箱水分的挥发。这个项目也是一个小小的改进,但是却让我们知道纸箱防潮的原理,通过去掉光油,可以使纸箱的抗压强度增加三十到四十公斤。
第二个项目是“改变9公斤佛灯油装车方式,减少摩擦变形”,这是一个操作方法的创新。该新产品桶装佛灯油因长途运输到拉萨,之前的装车方式是一共码放六层高,这样容易摇晃致使产品在运输环节中摩擦变形,导致客户投诉。现在在每三层高增加一个隔离板,这样可以相对固定,避免因码放六层高带来产品摩擦带来产品变形。从刘成龙和客户沟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这个小小的改善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的。
第三个项目是“根据客户产品配方情况转换非转Ve,降低配方成本”。这个项目是根据客户产品情况做得配方变更,通过这个配方的变更可以降低配方成本。这个项目也是一个小小的项目,但是却让我们大家清楚,我们要关注客户需求,不要过度质量。
第三个上场的是刘斌同学,他汇报的项目是“气相色谱气路改造,减少瓶装气体使用”。这是一个好项目,这个项目尽管省的钱不多,但是这个项目不仅可以降低空气采购成本,还可以减少气瓶使用,降低安全隐患。一个小小的创新,可以给我们带来几个收益,尤其可以带来安全的的无价收益。
第四个上场的是熊跃文主任,他是亲自上场汇报他们组的项目,也说明他是非常重视他们的这两个项目。他汇报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大动作,是“优化产品货架期留样和检测频率,减少留样降级成本和员工检测时间”。这个项目是经过深思熟虑,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后决定的。是什么呢?是根据国家标注修订指标后的产品货架期表现情况,重新修订产成品留样和检测规则,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减少留样量和留样检测频次,在既能控制到位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留样降级成本损失,又可以减少人员的工作量。
他的另一个项目是“优化助销装产品纸箱尺寸,降低采购成本”,这个项目不仅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提高产品的承压强度,不会因为纸箱尺寸过大导致纸箱变型。
最后一个上场的艳艳,她是代表她们QA组上场的,她们的项目是“通过企微直播培训,节省培训联络员培训工时”。这是一个管理创新项目,通过一次培训形成直播视频,这样就可以让各部门培训联络员利用这个培训直播视频作转训,这样既方便省事,也原汁原味。
一个下午的创新项目评审会到此全部汇报完,花落谁家呢?我们拭目以待,统计员曾主任紧锣密鼓的开始统计各位评审员的分数,紧张的时刻到了,是谁夺冠呢?
经过统计,冠亚季军出炉啦,我宣布一等奖是油脂QC组的气路改造项目,二等奖是特油QC组的白卡项目和包装QC组的优化纸箱尺寸项目,三等奖是计量组的红外对射项目、包装QC组的优化货架期留样检测项目和QA组的企微培训直播项目。
在恭喜各位获奖的同时,我再次希望大家要做好主动创新,而不是在市场有投诉的改进。
要打造创新精益的企业文化,拿那就要先从我们部门做起,要先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