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你聊聊:同样是“万言书”,为什么一个被说是精神病,一个得到高度赞赏并升职加薪
第一个案例大家都很熟悉,北大毕业实习生版
这位大学生刚被招进华为,就针对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万言书”给任正非。
还列举了他在试用期期间发现公司存在的种种问题,有推诿扯皮、有流程缺陷等等。
结果被任正非批复:此人假如有精神病,建议他去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董事会辞退。
这个故事你很熟悉,而另一份“万言书”却很少有人知道。
1997年年初,延俊华博士从清华毕业后,进入到华为中试部,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的《千里奔华为》。
任正非看过之后,称赞延俊华博士为“一个会思考并热爱华为的人”,并直接连升三级,将其提升成为部门副部长。
同样是“万言书”,一个被说是精神病,一个得到高度赞赏并升职加薪,如此天差地别,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其实不仅是任正非,雷军和马云也曾建议,年轻人入职公司的前半年不要对公司战略和业务提出任何意见,多听,多看,多学,多想一想。
那难道看到问题就不能说吗?难道只有“有资历”的人,才能提意见吗?
提出问题之前首先要知道,我们往往看到了一个“结果”,会主观认为这就是“事实的全部”。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事实,是需要我们更全面地去了解和观察的。
「事实」有五个特点:具体、公正、客观、不延展、不带感情色彩,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的问题也许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原因往往不在结果附近,要看全一点,多看一点,真正地“看清楚”事实,才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针对被批的「北大毕业实习生版」“万言书”,华为《致新员工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要有系统、有分析地提出您的建议,您是一个有文化者,草率的提议,对您是不负责任,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
特别是新来者,不要下车伊始,动不动就哇啦哇啦,要深入、透彻地分析
找出一个环节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踏踏实实地一点一点地去做,不要哗众取宠
所以你发现没,问题的关键从来不在于能不能说,而在于和谁说?为什么说?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先建立信任关系,再进行真诚沟通。
古人讲: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乍一听这不是嫌贫爱富、拜高踩低的说辞吗?
其实这句话是提醒,那些处于劣势地位的人要谨言慎行,关系不对等时,先建立信任再提意见。
这里的关系是什么?
是基于你和他人过往的互动,彼此建立的信任链接。
有时,建议之所以得到认可,不仅仅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积极。
另外要谨记:人际关系的第一条原则是不要以下评上,会损福报,不会有好处…
尤其是不要去别人的地盘去刷存在感,这是基本的礼貌问题,也是智力问题
就像你讨厌一个大咖,你好不容易加到他,然后又去骂人家,那到底是谁有问题呢?
又比如一些明星的粉丝经常黑别人,那么就是给这个明星招黑…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你参与的群多了,你就会看到有些人喜欢去别人群里挑群主的刺
喜欢刷存在感,还有些去别人群里发广告的,这样的行为就是去害那个品牌,有这种行为的人就要快速远离。
我观察社群的时候,如果我的好友在别人社群里打广告,我也会立马删除他,有一些在别人社群里发广告的,给我钱我也会拒绝。
因为这是麻烦的人,而且不尊重自己的人,保持距离比较好。
赚钱靠的是吸引别人,而不是跑到别人的地盘推广其他人的东西,如果你吸引不到别人
说明你还配不上财富,那就去打基本功,做生意,修的是内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