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简单问题,建立读书之前的问题意识,提高阅读速度
1.明确阅读目的的自问: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2.带有问题意识的发问:我想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3.检验阅读效果的反问:这本书读完后,作者解答我的疑惑了吗?
4.拓宽知识面的展开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答,我自己会用什么方法和案例来分析同样的知识点?
这是在最近读《如何练就阅读力》中介绍的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读书的问题思维。过去无论是选书还是读书,通常都只是被文章的标题所吸引,认为它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并没有思考过如何用输入的内容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把结果潜质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在书中去寻找答案,这也许就是快速读书,学以致用的最好途径和方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还是需要一些功利性的,高效快速的建立为我所用的阅读体系。
思维是决定人生态度的重要因素,不信往下看~~思维层次分4层,你在哪一层?
第一层:抱怨型思维~典型思考模式:都是你们的错!
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首先会将其归因为环境的不好。
比如:工作不顺利,是因为同事们太奇葩...没有晋升机会,是因为公司没有好的晋升机制..
处于现在的这个困局,是所有人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甚至是时代的问题,就不是自己的问题。
第二层:行动型思维~典型思考模式:我还不够努力!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觉得可能是自己做的不够多才会导致问题的出现。他们是人们眼中的「行动派」、「实干家」,他们相信,只要持续努力,事情一定会有转机。
但是,努力了,所有问题就一定都能被解决吗?
世界上有些事情,像“麻”。虽然乱,但是只要你投入极大的意志力去行动,花功夫一点点地去理,总能够理得清的,这是努力的意义。
但更多的事情,像“水”。
一盆很脏很浑的水,你花再大的力气也不能把它洗干净。所以只能等,时间一长,杂质一沉淀,水自然就清了。此刻我们需要的,是捕捉水变清的那一刻的感受力。
所以,努力,的确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我们还需要方向力,感受力,耐力,判断力......也就是综合的“能力”。
第三层:战术型思维~典型思考模式:方法总比问题多!
理解层次处在「能力」层次的人,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进而改善效率,解决问题。
他们明白,我不应该在黑暗中独自前行,也许我的顿悟,只是别人的基本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更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再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许是条捷径。
不过,处于这个理解层次的人会发现,即使有一身的技能,也会在处理一个又一个难题时陷入焦虑和迷茫。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选择错了问题。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弄清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人生的不同走向,一旦选择错了问题,优秀的「能力」和「行动力」只会让你越走越远。
第四层:选择型思维~典型思考模式: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更重要,什么可以忽略不管?这就是做选择题的能力。
选择什么,首先基于信念,你相信什么是对的?
其次是价值观,你认为A和B哪个更重要?
最后是规条,也就是做人做事的原则。
这就像是公司的规章制度,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规则。比如很多人都有的一条行为准则「我答应你的一定会做到」,背后其实是源于两条价值观:「说道做到=诚信」而「诚信>一切」
规条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做出选择,不用每次都思考、讨论、互相权衡比较…
选择大于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