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落在自己肩上,为省、市级化学教学大咖们提供一节研讨课。课题选什么好呢?尽管市教研室的蒋良老师鼓励我挑战一下《硫酸的性质》,可骨子里求安稳的念头作祟,最终还是选择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选择这一课题的原因主要在于——2008年底,正是凭着这一课题,自己出人意料的获得市区评优课一等奖,当年的教学设计至今仍余音绕梁,当年那节课的感受仍意犹未尽,自以为当初的设计是成功的,加上近些年的不断反思和回味,结合目前自己正在探索的信息化深度助力教学,应该能拿出一个较满意的作品。准备工作中的种种坎坷不必多言,在最终自己以为发挥了七八成能力,可还是被诸位大咖给出了一大堆意见建议难免些许沮丧的情绪中,省教研员赵华老师的一句话尤为引起自己警醒——好好思考本课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如何运用,完成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逻辑性思考》!
说实话,初闻此言自己的感觉是震惊的!近二十年的教学经历,逐渐形成了大家比较公认的勤于思考、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乐于培养学生学科观念之教学特色的我,难道竟缺乏基本的逻辑?!好吧,那就尝试完成这篇“作业”。提纲很快列出,前言也没废什么力气,可进行到核心概念表述阶段,自己的笔实在无法提起。“逻辑”这一平时自以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词语,究竟意指何向,竟真的一片茫然。本着偷懒的基本原则,在百度、知乎里搜索一番,发现表述基本断章取义且无关联;求助江苏师大的刘翠老师帮我搞了一包与教学逻辑性相关的参考文献,仍然无法得到完整、系统、规范的认知;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专著。感谢于秋锦老师,把自家老公珍藏的《逻辑学》借我无限期学习,认真研读一个月有余,搞到六岁女儿都张口就来:“爸爸,今天你还看不看《逻辑学》?”终于首轮学习接近尾声,开始计划进入第二遍深度阅读,学习这事,看来还真的偷懒不得,急躁不得。
什么是“逻辑”?书中给出如是答案——逻辑是个多义词。其含义主要有:第一,事物的规律,如说“生活的逻辑”、“历史的逻辑”等。第二,某种理论观点,如说“强盗的逻辑”等。第三,思维规律,如说“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写文章要讲究逻辑”等。第四,逻辑学,如说“普及逻辑知识”、“提高逻辑修养”等。如是联系教与学,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素材、情境、活动等诸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融合中,“逻辑”还真是无处不在。教学内容及其培养目标与价值在于,通过知识建构进而形成学科观念,进而形成基本素养,其为“逻辑”;学生认知新事物的思维发展过程存在客观规律,教师的教学必须尊重并顺应这一规律方可有效进行,又为“逻辑”;教学活动中对新事物的发现、推理、论证过程必须真实、客观、严谨、无误,再为“逻辑”;按照或知识的演变发展体系、或学生的认知发展体系有效组织教学内容、情境呈现的方式与顺序,还是“逻辑”。反思自己之前的教学,不禁一身冷汗。没意识到“逻辑”之存在,没按照“逻辑”规律组织有效学习,教学的推理活动漠视“逻辑”甚至出现缪误的状况,虽不能说比比皆是,但至少是曾经拥有。“逻辑”,也绝不仅仅是理科思维或自然科学所独享,在人文科学领域,“逻辑”同样不可或缺!
本着反思不闲事大的原则,再聊聊除化学外的其他学科。在阅读学习《逻辑学》的过程中,自己脑子里突然闪现的竟大多是数学学习的案例,如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条件;证明、反证等,其他学科恕我脑拙,竟基本无相关匹配(当然,化学例外)。或许逻辑思维的训练在数学学科学习中更为显现,但在其他各学科(无论自然、人文、艺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逻辑”为何不易察觉呢?或许是因为自己极度缺乏发现的眼睛、联系的思考,也或许是教师未明确意识到“逻辑”在本学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未相应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如果教师仅仅是无意识的在运用逻辑,那学生又怎能明确感受、理解并努力学习逻辑的存在呢?即使是“逻辑”素材如此丰富的数学学科,有多少教师会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逻辑观念、逻辑方法和逻辑能力呢?高中阶段的学生或许不必将“逻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当下就系统学习,但应该逐渐形成“逻辑”的相关素养。对此各学科教师无一例外都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可现实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无怪乎赵华老师这样说到——“教师不讲逻辑,民族就没有脑子!”
说到这里,我的“作业”该如何继续似乎又有了一些方向,可自己内心深处、其实是恐慌的——即使这个“作业”完成了,关于“逻辑”的话题就告一段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