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故事: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反映了4个问题:
以自我为中心;
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没能注意“度”的把握;
没有换位思考。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多次的重复对一件事进行批评,使孩子的内心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说的次数多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一定不能超过度,对孩子要“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尽量避免重复批评。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要知道,抓住你的听众,关键在开始的三分钟。
那么,面对对方犯错时,该如何引导呢?
原则一:批评之后要鼓励
原则二:不要捕风捉影去批评
原则三:学会运用幽默式批评
语言学家拉克夫曾说过三个说话的原则:
说话不要咄咄逼人让别人也有说话的机会让人觉得友善
任何沟通,特别是旨在诱发别人态度改变的说服和引导,都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