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林友龙老师,他教学生写作文常常讲:文章首先要有中心思想(那时代的中心思想都是根正苗红),然后行文围绕中心思想展开,写得好不好离题一定零分(那时分数是至高荣誉),行文要有感情,要不断推敲,讲究段落联接,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首尾呼应,文章最忌讳长篇大论不知说什么东西……林老师改文章认真到标点符号,文章写得好的同学也是改得通篇红笔,到处是评语,后面一律总评!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得老师的教导,虽然很少需要写文章,但是写完一定会再三读一读,不敢马虎应付,好像害怕林老师的红笔来勾。
《文心雕龙》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字删而意缺,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瞻。可见写文章的确是很严肃的事,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是首要条件。
最近读了很多现代大作家的文章,好像林老师说错了,《文心雕龙》也说得不对。现代写文章象社交活动,要的是人气,摆上几十桌,醉倒几百人,方为大手笔,文章本身好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会炒菜和劝酒!
古人留下多少好文章!古代的圣贤没有什么平台,也不会炒作包装,还经历无数次文字狱的洗礼,但是他们的文章千古流传,因为金子总会发光,那是全人类的财富!
写文章是好事,要回归文章本身。如果没有好好读书,没有思考,没有好好做人,没有启发……写什么文章?写了又有何用?
写文章要写出感情,写出观点,写出正能量,写出自己的力量!文如其人,无病呻吟的文章会把自己写出病来的。各位作者请珍爱身体,谨慎写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