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春分后十五日,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起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由最初的节气名称发展为现在带有祭祀色彩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冥钱飞起白蝴蝶,人声啼哭似杜鹃。”这正是它的真实写照。每年的细雨时分,家家户户的子孙中,都会有许多人去荒丘为先祖或父母亲人扫墓,烧纸,甚至在冰冷墓碑而黯然泪下。那不仅是一种祭奠仪式,更是发自内心的人文情怀。
淡淡烟雨,闲愁两处;丝丝牵挂,思念无涯;当飘洒的细雨淋湿原野的青草,洒落在无言的墓碑,润泽着祖先的坟冢上时,代表了上苍赋予生命的意义,亦是另一种新生。
道声珍重,情意满怀;不禁思量,祝愿万千。这是所有活着的人对血缘亲情的怀念与哀思,不仅能让炎黄子孙意识到民族自豪感,更会产生巨大的认祖归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是中国百家姓赋予每个姓氏的族群意识和家谱情缘,是后世对历史坚贞不渝的守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