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开心的时候,那种沉重的心情会让人很压抑。换了个环境可能会好些,但如果不能冰释前嫌解除疙瘩,依然会很不轻松。
反省的重要性一直在纠结当矛盾冲突发生,每次都主动沟通,会不会让对方觉得:即使我随意发火,对方也只是郁闷一阵子,也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这种状态会不会培养出一个肆意妄为的人?
虽然尚未找到上述问题的确切答案,但看到大多数人生指导书都建议要主动付出,不求回报。
昨晚睡前,因为“”蝉蜕事件”,在“”情绪锚定点”上,又没有忍住,飙了一句不恰当的话。虽然后面及时打住,但今天一整天内心深处仍有一铁块存在。
一直到以正念专注做晚餐,也很感谢老公和孩子的积极配合。当和谐的氛围代替僵硬的空气,心情明显轻松了。
以前,看过介绍稻盛和夫先生的书,也看过比较稻盛哲学和阳明心学的小册子,一直很钦佩稻盛老先生。稻盛先生只比我爸大两岁,都是三十年代的人,在某些方面很相似。我的老父亲也是学理工科的人,特别富有钻研和吃苦精神,贯彻亲力亲为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了解稻盛先生的经历后,对稻盛先生颇有种亲切感。
我父亲从来不懂得耍计谋,都是真诚待人。只可惜,小时候和青年期的中日生活背景差异巨大。在人生哲学方面,老爸就完全是个空洞了。有时候,在待人方面直率得过了头,反而伤人伤己。
昨天,再次听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觉得自己还是没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和智慧做到,但比一年前已是有巨大的进步了。
再次记录六项精进如下: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要每天反省
四、活着,就要感谢
五、积善行,思利他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个人感悟,第三条“每天反省”很重要。不管什么事情,如果不撞南墙不回头,不懂得从反省中找到答案的正确方向,那么再努力都可能会被认为是顽固。
更进一步,在反省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后,应当进一步思考正确的做法,并且在心中模拟几次,这样再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不会重蹈覆辙了。
好像这也体现了方法学上的原理:输入—输出—应用—反馈—修正。
现在,以感恩结尾吧!
感恩现在的我有个好心情!
感恩孩子身体健康!
感恩有个勇于承担的大姑子!
感恩老婆婆的自律性提高!
感恩父母健康!
感恩超声室的吴主任!
感恩我有福报遇到余鑫之主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