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说文解字》如此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上”即上面的,可以指等级、地位高的人,比如师长;“施”即施行、实行;“下”与上相对,即下面的,可以指在下位的人;“效”即模仿、效法。上半句的意思是:上面的施行,下面的来模仿、效法。既然可供效法,必然是好的,社会所推崇的,按照今天的说法,那就必须是与主流价值观相符的。
那么,拿“范跑跑”这样的案例来供大家讨论,网上也是讨论得激烈。单从作为教育者的老师而言,至少属于年长者,要为后辈树立榜样,而面临危险,将学生置于不顾,明显就是与主流价值不符合的。因为大家似乎形成一种共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而全党全社会也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所以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这就把老师推上了“神坛”!
我想说,这只是一个“理想”!因为现实里,教师也不得不为“柴米油盐”而伤脑筋。都说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是基础,物质连一定高度都不能保障,如何要用最高的精神标准要求?所以,要保证“上”能施行好,为“下”效仿提供模范,基础要解决好!而“上”也一定是“上进”的,要以可以作为模范对象的标准要求自己!
“养”,即育养或教育;“子”即子女、子弟、后辈、年轻人等;“善”,即好、好的、善良的。下半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育养子女或教育年轻人,让他们做好的事或者成为善良的人。那么这也是站在很高的道德标准上来说的!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学生。这是一个岗位,也是一种职业,这里面包含着一种责任,那就是一种为人师表的责任,你的言行都可以成为被效仿的对象,若能够成为被效仿的对象,那么,这一定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反之,不是所有的老师的所有言行都能成为被效仿、模仿的对象,这是高度问题,有低线与高线的区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