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言论教

作者: 遣来倦鸟和 | 来源:发表于2018-06-18 09:21 被阅读3次

何为教育?《说文解字》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之宗旨何在?《静安文集》曰: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以此而观之,教育之重,不在学识之深浅,而在内在之胸怀修养也。

今者梁植,将于今已于清华学,其师曰:“梁植所宜者,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我为之而骄!”。梁植颇迷,不知其已后当为何事,于《奇葩说》问学者高晓松,高晓松讥之曰:汝为高等学之门人,当怀天下,何必拘身?呜呼!中国之教育何如?不应仅以求名校也!此大可伤矣!

予闻此事,亦甚震惊,教之义而今何在?盖世俗纷纭,莫不扰人耳目,欺人视听。教者,必养其性而后通其心。使乐嬉娱者,必苦于学;喜勤勉者,必志于学。而闲散之人,或倚其天赋,扬尽欢之言,或特其聪敏,宣得意之法。然浑噩无知者众,知不逮十一,而盲从其规矩,效颦放浪形骸状。优者或能立异一方,称颂一时,劣者就此沦丧远志,赤裸一轮回而已。

至于名校,何也?人才之摇篮也。教所以为国用之,必为国献有用之才,其怀天下,恪勤职业,必有大国之意识,大国之胸怀。大学八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一人内之德智修,至外发之业成,成素不开者,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修身,即其内之德智修,即大学三纲领中“明明德”之工夫。今之学校,多重利与誉,或以重学,而忽养生之心。然其门人不能为国家之栋,实属哀伤事。予以为宜变革教育之体制,此实乃一矢中的。

古言论教

相关文章

  • 古言论教

    何为教育?《说文解字》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之宗旨何在?《静安文集》曰:在使人为完全之人...

  • 《增广贤文》全解

    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解释】用以前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

  • 二规教言论

    《二规教言论》颂词 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

  • 《二规教言论》-02

    是故凡自知事始,悉为美名而奔走。哎呀美名虽悦意,然愈追逐愈远离。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的去追求美名,即使再好,如...

  • 《二规教言论》-01

    忆念何者能开启,二规智慧宝藏门。一切诸佛慧藏者,文殊勇士护汝众。 任何人要是能常常忆念起文殊菩萨,就能开启一切智慧...

  • 《二规教言论》-03

    违盟无耻非法行,所获财食无愧用,不顾闲言恶语故,身神肩神皆消遁。 有些人违背誓言,非法的行为获得的财富毫无愧意的享...

  • 《二规教言论》-04

    是故一切护神众,居堡即为自身心,当扫不净恶行尘,陈设善行之供品。 护法神居住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内心,所以要勤劳打扫自...

  • 《二规教言论》-智慧

    所谓妙慧即智慧,即是无误取舍者,若无如眼此智慧,则彼无有其余德。 妙慧指的是无误取舍的智慧,要是没有的话,纵然具备...

  • 《二规教言论》-稳重

    何为稳重之士夫,即是正直可信者,若无稳重之胜德,则如水面之涟漪。 稳重的人具备两个特点,正直且可信。稳重的人大家都...

  • 《二规教言论》-有愧

    以何名为有愧者?即于下等恶劣事,极生忧愁厌烦心,此乃二归之妙衣。 有愧者,对世间极为恶劣的事情,升起极大的忧愁和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言论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ag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