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师
杜甫的求官之路

杜甫的求官之路

作者: 一生行走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22:36 被阅读1次

                      杜甫的求官之路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712年出生在河南巩县。这时是唐朝的上升时期,是充满激情和进取的年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国民都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杜甫出生在具有书香传统的仕宦家庭,爷爷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小时候生活多元,性格活泼,其《壮游》中有云: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7岁至39岁之间,杜甫写了千余篇诗文,其产量之高,印证了杜甫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博学多才的杜甫青少年时并不是一个读书虫,其《百忧集行》中有云: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能上树千回。

  家庭熏陶和自身禀赋使杜甫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心中树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于是20左右的杜甫离开家乡,来到洛阳、南京、浙江一带访古迹、拜名人,24岁时顺带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不第,接着漫游到山东、河北。当时杜甫的父亲在山东做司马,所以杜甫不存在经济问题,25岁的杜甫写下了《望岳》,继续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其间与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745年,34岁的杜甫来到长安,参加了一次“制举”(唐朝科举通常分常科和制举。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随时设科,名目繁多。最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等。杜甫放弃中举率较高的科举,参加制举,可见其自许甚高。),但经宰相李林甫海选,得出结论:天下已无人才。玄宗信之。杜甫参加制举也以失败告终。

  后来杜甫直接通过给皇帝写信来推荐自己。39岁的杜甫借助玄宗女婿张垍的帮助,在70高龄的唐玄宗追求长生的一次祭奠活动上,献上了《三大礼赋》,玄宗赞,命待召。李林甫只是给杜甫留个了档案,作为备用人员。之后杜甫依然在京城谋官,44岁时被授以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从八品下),到这里,杜甫艰难的求官之路上,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不久杜甫回家探亲,写下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诗是杜甫10年长安生活的一个总结。

相关文章

  • 杜甫的求官之路

    杜甫的求官之路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712年出生在河南巩县。这时是唐朝的上升时期...

  • “暖暖自读”之《唐诗的故事之杜甫》书摘2017.3.19-3.2

    1.杜甫求官之谜 杜甫是有一个活泼的,健康的,有文 化修养的这么一个童年,这么一个少年。正因为杜甫生活在一个具有诗...

  • 求官求财

    仕宦章 凡占进职与升官,父动为先鬼次看。父鬼旺兴须有分,兄财子动枉心欢。 求官鬼吏克身贤。(初爻是吏,若鬼临初爻,...

  • 唐诗闲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已经说过,逆境造就大文学家,比如李白,如果不是早期一官难求,晚期“赐金放还”,他就不可能成为“诗仙”;比如杜甫...

  • 求官六字真言:“空、贡、冲、捧、恐、送。“求官六字真言”的含义:所谓的“空”,有两种意思:一是就事务而言,求官之人...

  • 李白有一首七绝《戏赠杜甫》,文人相轻

    戏赠杜甫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 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 总为从前作诗苦! 杜甫"无官",必须是"自己...

  • [诗]一个杜甫,两个杜甫

    一个杜甫,两个杜甫 自从那天你提出把唐诗作为研钵,用于制作我们诗歌自己的素材粉末。杜甫的春夜和正午,锦官城的光线,...

  • 杜甫

    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

  • 伤官生财又制官,求财为主求官为辅

    食神制杀,伤官制官,若伤官食神旺,刻意制官杀,就是求官求名为主,重视名利。若八字中有财,财化了伤官,伤官就难制官杀...

  • 蜀        相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杜甫的求官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ue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