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
皇帝问,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有五风,这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冬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岐伯回答: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进入经脉成为风邪,侵害人的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一年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东胜夏,夏胜秋,冬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就是所谓的四时相克的道理。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鼓;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东风生于春季,病变都发生在肝脏,肝的经气输注于项颈。南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脏,心的经气输注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都发生在肺脏,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肾脏,肾的经气输注于腰鼓。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意脊背。
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
所以春季邪气伤人,病多发于头部。夏季邪气伤人,病多发生于心,秋季邪气伤人,病多发生于肩背。冬季邪气伤人病,病多发于四肢。
读到这段,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农村家里穷,那会儿没有空调、电扇等家用电气,放暑假了,婶婶会带着我在生产队的田埂边,河塘边挖野草、野菜,部分给猪吃,多余的挖过坑埋进去,上面盖上土,最后变成正宗的绿肥。外面烈日炎炎,我们满头大汗回到家,在地上铺上自编凉席,往上一躺,好凉快,舒服极。但此吋的适意变成了我今天的心脏不适。而且我的堂妹堂弟他们也是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应该是我们当时夏季邪气进入我们体内,如今到了找我们算帐的时刻了。
故春善病鼽䘐,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春天多发生鼻流清涕和鼻出血的病,夏天多发生胸胁疾患,长夏季多发生洞泄等里症、寒症,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病。
故冬不按跻,春不鼽衂,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如果冬天不做剧烈运动,扰动阳气,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衂和是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病,长夏季节也就不会发生洞泄一类的里证、寒证,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冬天也不会发生痺症飨泄、汗出过多等。
在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就说过:冬三月,此谓闭藏,不要轻易扰动阳气,今天具体说的是扰动阳气会发生什么疾病。可如今的我们不听老人言,认为冬练三九,出大力流大汗,其实违背了黄帝内经的主要脂意。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记住了。聪明的你记住了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