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与子贡论圣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老子与子贡论圣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作者: 咸鱼片 | 来源:发表于2024-09-24 09:04 被阅读0次

老子的治世理念,如其在《道德经》第十九章所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使世人能做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人人内心清静,才能使世界和平。

998a71c5da3a14ea3678cce1ecd6c37.jpg

所谓“绝圣”就是圣人无为而治,不执着于圣人的名号。也就是“功成,事遂”,真正做到使人民安居乐业,人民却以为自然而然,不知圣人之所为,也不会因此为圣人歌功颂德。

为什么“绝圣弃智”而能“民利百倍”呢?因为君主如果自以为圣智,一味地用自己的意见,逞自己的才能去施为,反而变成了干涉政治,使人民不能顺性自化。所谓“绝圣”就是圣人无为而治,不执着于圣人的名号。也就是“功成,事遂”,真正做到使人民安居乐业,人民却以为自然而然,不知圣人之所为,也不会因此为圣人歌功颂德。譬如《庄子·胠箧》上说的:“故绝圣弃知 ,大盗乃止;擿玉毁珠 ,小盗不起;焚符破玺 ,而民朴鄙 ;掊斗折衡 ,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 ,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把圣人智慧抛弃,就不会有大盗谋国谋政;毁弃玉石珍珠,没有什么可偷盗,小的盗贼就不会产生;把信符烧掉,印玺打破,老百姓就会淳朴老实;把斗器砸掉,秤杆折断,不知道谁多谁少,大家就不会有争执了;把天下制定的圣贤法制彻底破坏,老百姓才能参加国家大事的议论;把标准的音符扰乱,把竽瑟这些乐器毁绝,塞住听力最好的瞽旷的耳朵,天下才能人人保全天生正常的听力;把各种文采、图案毁绝,把视力最好的离朱的眼睛粘住,天下才能人人保全天生正常的视力;把各种人造的工具毁弃,把巧匠工倕的手指折断,天下才能人人保有天生正常的技巧。

22e7dfe45d5612bdcf2edd2fa6721e4.jpg

据《庄子·外篇·天运》记载,孔子去拜见到老子,谈到仁义的问题。老子说:“播扬谷糠时糠屑进入眼睛,就会觉得天地四方的位置颠倒了;蚊虫叮咬皮肤,就会让人一整晚都难以入睡。仁义对人的伤害更是厉害,它使我的内心感到烦乱,扰乱事物本性没有比它大的了。你想要使天下百姓不丧失他们朴实无华的本性,首先,便要让自己顺应自然的本性行事,秉持自然的德行立于人世中。而全力宣扬仁义,就好像背着大鼓去追逃亡的犯人,这样的努力终归是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啊!

鹤不用洗澡却天天都是洁白的,乌鸦不用染黑却自然乌黑,黑和白,都是自然本色,不必去分辨谁美谁丑;那么,名声和荣誉之类的东西,便更不值得播散和传扬了。泉水干涸了,鱼儿一起偎依在陆地上,吐着唾沫相互湿润,与其这样,倒不如待在大海之中,彼此忘记来得自在。”

孔子见过老子回到客栈,孔子心中一直在琢磨老子所说的仁义,但总觉得恍恍惚惚。整整三天,他一言不发。

弟子们问他说:“夫子,您见到老子后,规谏了些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鸟,我知道它们能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们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们能在地上跑。在地上跑的,可以用网逮住,在水中游的,可以用线钓出;在天上飞的,可以用拴丝绳的短箭射下来。至于龙,我不得而知,因为它乘风腾云飞上青天。我今日见到老子,他好比就是龙吧!他所讲的道就像是龙,合起来成一体,散开来成文采,乘驾云气而翱翔于阴阳之间。我听了这些道理,还觉得恍惚,怎么能去规谏老子呢!”

孔子的学生子贡这时才二十岁,听老师如此形容老子的道,心中很不服气,便主动上前说:“既然这样,那么人本来就有居处安静而精神活跃,沉默不语而又胜过有言,动如天而静如地的吗?我可以亲自去看一下吗?”于是,他便借着孔子的名义去拜见老子了。

老子端坐在堂上,小声对子贡说:“我的年纪已经老迈了,你有什么要规劝我的吗?”

子贡说:“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方法不同,然而,他们美好的名声都是一样的,而唯独先生您不认为他们是圣人,这是为什么呢?”

老子说:“年轻人,你稍稍往前走一走,我说给你听,你为什么说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方法不同呢?”

子贡回答说:“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禹用力治水而汤却用武力征伐,文王顺服纣王而不敢有所违逆,武王却起来讨伐纣王而不肯顺服,所以说他们的治理之道各不相同。”

96249c7561ace53fffe7ce0c364b613.jpg

老子说:“年轻人,你再稍微靠前一些,我告诉你三皇五帝是如何治理天下的。黄帝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都复归纯朴,百姓有谁死了双亲,即使不哭泣人民也不会加以非议。尧治理天下,使天下人民心中有了偏私,百姓敬重双亲依照亲疏而有了不同,人们却也不会非议。舜治理天下,百姓开始心存竞争,怀孕的妇女十个月生下的孩子,五个月不到就能张口说话,还不会笑就已懂得区别自己和别人,于是人就开始夭折了。禹治理天下,使民心变诈,兵戈之事也成了理所当然,诛杀盗贼也不算是杀人,人们各树派别横行天下,所以天下的百姓大为惊恐,儒家和墨家等学派纷纷兴起,开始的时候还有伦理,而现在的妇女,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实话告诉你吧,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义上是治理,实际上这最容易导致祸乱!三皇五帝的智慧,在上遮蔽了日月的光辉,在下损害了山川的性灵,中间则毁坏了四时的运行,他们所谓的智慧,比毒蜂和鲜规(兽名)都要狠毒,他们所谓的治理,使百姓连自己的性命都不得安定,然而他们还自以为是圣人,不可耻吗?怎么能这么无耻啊!”

老子这一番猛烈抨击古代圣贤的话,子贡从未听过,吓得惊慌失措,坐立不安。老子的思想,可说是前所未闻,有如从梦中惊醒。原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到了老子这里,却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老子认为社会致乱的根源,成就也是礼,败坏也是礼。看来实现社会的大治,主要不在于制定更多的繁文缛节,而是恢复人性自然而朴实的本性。

老子看到子贡若有所思的样子,就对子贡说:“年轻人好好思考,希望能够有所得。”子贡此时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怎么可能跟老子这样的高人进行对话,于是知趣地拜别老子。老子的要旨,无为而治才是最好的治世,而不是制定许多法规制度,让百姓无所适从,不能安于平静的生活。

相关文章

  • 庄子《在宥》: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自从皇帝时期开始,天下就开始以所谓仁义来扰乱人心了。等到了尧舜时期,他们照着先前的模样来治理天下,像是复刻人的模样...

  • 《庄子》外篇 在宥: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2021.12.14周二晴D348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491 《庄子》外篇 在宥 二 【原文】 崔瞿...

  • 自我理解《道德经》(七)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 圣 弃 智 , 民 利 百 倍 ﹔ 绝 仁 弃 义 , 民 复 孝 慈 ﹔ 绝 巧...

  • 每天读点《论语》之六:吾少也贱

    太宰问于子贡:“夫子圣人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故天纵之降圣,又其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

  • 水润读书笔札丨庄子 外篇 胠箧(二)

    胠箧篇,庄子外篇的第三篇,主旨提倡绝圣去知,返朴归真的哲思。 续 第三章 申论绝圣去知的道理。 1.故绝圣弃知,大...

  • 《道德经》第十九、二十章

    第十九章 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

  • 10#胠箧

    文章结构 1.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原文注解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

  • 《道德经》瞻阅有感。仁义~升华至~道德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也,故令有所属。见素袌朴,少私寡欲...

  • 2021-08-08

    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意思是,圣人心中没有无用之人,所有人都有用,除非他自己不想为圣...

  • 2022-07-01

    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意思是,圣人心中没有无用之人,所有人都有用,除非他自己不想为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与子贡论圣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xq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