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也,故令有所属。见素袌朴,少私寡欲。
道清有感:摒弃,人们以己之有限认知,而判定衡量的,所谓:圣贤、智慧的认知。
顺应民众当下的发展趋势,施以中正的,开化引导民众,体会并遵循~道,之中正利他,恒久不变的自然规律。
致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而起心动念;取舍溢邪盈正,而言行举止,以达到去除妄欲,归复至婴儿般的纯真无邪。
若依此行,何须树立圣贤标准,评定衡量,民众品行,民众何来不睦,国家何来不昌。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摒弃,人们以己之有限认知,而评定判别的所谓:仁义之认知。
顺应民众当下的发展趋势,施以中正之为,开化引导民众,体会并遵循~道,之中正利他,恒久不变的自然规律。
致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而起心动念,奉正而行,以达到民众,各守其道,中正利他行为,如此家庭何不孝慈,焉能不睦。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摒弃,人们以己之有限认知,而评定判别所谓:智巧之认知。
顺应民众当下的发展趋势,施以开化引导民众,体会并遵循~道,之中正利他,恒久不变的自然规律。
致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而起心动念,奉正而行。
不以所谓:智巧而生妄欲、动妄念,机关算尽,为谋取己之利益,而造作妄为恶行。
如此,焉能有为己之私欲,机关算尽,不择手段,造作妄为恶行者。
此三者,以为文而未足也。综上所述,人们以己之有限认知,而制定的衡量所谓:圣贤、智慧、仁义、智巧,的标准。
皆是因为,人们仅依,己之小我,的利益得失立场,所得认知而作出的判定。
然而,人与自然与宇宙万物,本是同一整体,一荣共荣,一损俱损。
惟有,保持整体平衡和谐,个体才能得以,利益,愈好的发展。
若仅权衡,己之小我得失,未顾及整体,生态平衡而行为,则如同产生,核裂变效应一般,酿成不可挽回之恶果,如此行为岂不是因小失大。
由此可见,以小我之立场,方才有所谓之:圣贤、智慧、仁义、智巧的评判标准。
而道德,则是以整体立场,开化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宇宙观、生命观、人生价值观。
此之区别,如同成年人与儿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所做出的判定一般。
正如,我们当下之处境,虽然,社会在快速发展,科技在高速进步,人们物质生活也日益提升。
但随之而来的是,气候环境持续恶化,自然资源匮乏,疾疫流行蔓延,社会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等等。
如此之处境,与我们每个人,内心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是否一致呢?怎样才能实现,人们内心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呢?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自行解答吧!
见素袌朴,少私寡欲。先知老子师尊,正是因为感悟到了,人与自然与宇宙万物,乃共生、共存的共同生命体,皆遵循着,永恒不变的规律和谐发展运行。
所以创立了道德学说,为人们昭示展现,宇宙万物所遵循的,恒久不变之~道。
故,开示人们,要体悟、遵循,道之中正利他,恒久不变的自然规律。
以此平衡人们,因外在的感官~感识~所形成的感受~而产生的欲望、心念、行为。
以所得正知、正念,抑制减少,内心所滋生的妄欲、妄念,而实施的不正行为,尽而达到,俭素质朴,如婴儿般,取舍有度之本始状态。
此即为~见素袌朴,归原真柔矣!
若依此行,民众何来不睦,国家何来不和,自然何来不谐,各维度空间何来干扰,宇宙整体,焉能不和合恒一,极致圆满矣!
弟子道清虔诚顶礼本师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叩)弟子道清:瞻阅本师圣德道祖之圣典,仰叹本师圣德道祖极致圆满之正等正觉。
弟子道清虔诚顶礼本师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叩)
弟子道清:瞻阅本师圣德道祖之圣典,记录所感与大德先知、师兄们共同修学,还望大德先知、师兄们不吝赐教,后学道清拜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