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短短数月以来,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讲述期间历程,可总觉得:我现在也没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于是迟迟没有动笔。最近越来越认识到过程比结果重要,进步的空间永远存在,完美永远不可及。而且离曾经的深渊越远,对它的记忆也会越模糊。那么为何不现在写下来?说不定,会有人看完后发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也希望能够带给这些朋友希望:我完全可以变成自己更喜欢的样子。
过去的我多不快乐?
从小到大,我一直不是个快乐的人。我觉得这是件很丢人、不应该的、扫兴的事,多次被批评“心理素质差”后,也会不由自主地去隐藏这一点,装作“不那么差”的样子,即使是比较熟的朋友也不能完全看出来。
还有人会说,羡慕我的工作感情稳定,还经常到处玩,觉得我一定很开心。如果我说:真的不是,我很痛苦。对方通常会说:“你这么不知道珍惜”“这样你还不满意?”“你有这些还不高兴我这样的怎么办?”“我可不信”…
放张图先简单感受下,这是我在简单心理做过的几次测试。
来自我在简单心理app的测试,非诊断第一次测试是因为,有几次突然觉得很无力,很伤心,莫名其妙地哭。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哭,可就是停不下。有一次去海边,突然走不动路,坐在沙滩上哭了一小时。这是比较严重的抑郁情绪,但因为一直没去医院,所以不知道有没有达到抑郁症的程度。
第二次测试是在凌晨,那段时间经常失眠。而且连续好几天,睡前必哭,没什么具体原因,却觉得深深的委屈。
第三次是刚学心理不久后,感觉自己开心了许多,为了留下时间序列对比数据,所以做了次测试。
有什么表现?
大家通常以为我成熟冷静,其实只是我不知道怎么流露感情。我不能接纳自己,也不喜欢自己,甚至有些嫌弃。
不知不觉中,我变得越来越像我的原生家庭,我用那些伤害过我的方式去伤害别人。一边讨厌自己这样做,一边找了魔一般的不知道如何停止。我感觉自己仿佛被撕裂。
我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十分害怕批评。我在家庭和社会要求下,做着“别人都觉得对”的事情,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可仿佛也成了“别人”,而迷失了自我。
我觉得我获得的一切都是靠运气。一路和千军万马挤着过独木桥,走得还算快,可是时常边走边想:我挤破头到底是为了什么?出发时不是说好为了开心吗?可现在呢,开心好像离我越来越远。
虽然目前取得看似还不错的“成果”,但是心里自卑得很,总觉得自己非常差劲。并深深觉得,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十年后一定会生活得很惨。可又不敢表现出自卑,只能仗着已经取得的东西,装出信心十足的模样,可越装越累。
做的大多数事情,背后原因都是:我应该这样做,我必须这样做,我只能这样做。而不是:我想这样做。我需要任性一下,可是在哪儿可以呢?于是有一段时间通过周末在户外寻求刺激、甚至有些危险的运动来实现。而当大家看到我经常在玩儿,又认为:我简直过得不能更开心了。
我经常想很多。痛苦时会想生存的意义何在?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又想不明白,而且越想越觉得绝望。也想过死,但一想到这样做会被批评:没良心,没责任感,太脆弱,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于是也就只能想想。
自我救赎之路
今年上半年经历了一次十分折磨的专业考试。每天加班到很晚,回去还要继续做不喜欢的事情,那段时间比较崩溃。经历了痛苦的四个月后,我决定:不再为了考试而考试。生命有限,应该抓紧时间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终于开始学喜欢了多年,但是一直没有系统学习的心理学。当然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想给自己“治病”。
今年6月,我开始看《思考快与慢》。很重要的收获是:明白了人脑是多么的不靠谱。也发觉他人评价的参考性远没有我想象的大。我渐渐开始不那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了。
6月因为公众号辉哥奇谭,结识了一群积极的小伙伴。在他们的带动下,我开始写作。写作带给我的帮助,大概是开始时所意想不到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有一种沉淀感和踏实感。想法落成了文字,它们就不必一直盘旋在脑海中了,头脑也会随之解放,可以更专心地去做当下的事情。也想不到后来自己还开了个公众号,写一些心理学的思考,还引来素不相识、天南海北同道中人的关注,心中十分感动。
8月初,我报了一个系统学习心理学的在线课程,为期半年。这个过程中我启发良多。比如发展心理学把人的一生分为很多成长阶段,每阶段有各自的成长“任务”,比如建立信任感、安全感、知道“我是谁”等。我发现,原来从1岁起,我很多阶段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但是我也学到了:这没关系,至少我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还在积极地寻求方法,那么就是有希望的。
8月中,我上了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的课程,收获颇丰。我认识到了自己有那么多不合理的信念,可过去几乎从未怀疑过它们的正确性。也知道了不自信的表现方式可以如此多样。那么也会有很多像我这样,带着微笑的面具,却哭着活在这世界上的人们,无论外人看起来他们是多么光鲜,可内心是不快乐的。那些我害怕的、讨厌的、尊重的人们,可能心里也有深深的焦虑、自卑……说起来有点像“见不到别人好”,但是得知这一点,我的心里舒服了很多。可能因为意识到,我也不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吧。
8月底渐渐觉得自己变得更开心了,甚至好像有点兴奋??有点不适应这个状态,还有点担心会不会稍纵即逝。后来意识到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发生了比较根本的改变时,觉得这不是昙花一现,虽然那时的兴奋有点像触底反弹后的“超涨”。随着时间推移,兴奋的确有所消退,不过长期的幸福感还是明显提升。
9月底,《非暴力沟通》一书对我启发很大。相比与沟通,这更是一本关于思维方式的书。我更加意识到了充分表达真实感受和想法的重要性,以及从思考自己和别人的需求入手,进行真正的“沟通”,而非被情绪牵引。
9月,读了《超越原生家庭》,配和一些日常所想,发现我学习心理后,对身边的人更加耐心、关怀,满怀对他人经历和想法的好奇,可对家人却还是原来的样子。我知道自己还没有能力做到放下内心的芥蒂,和以全新的模式和家人相处。
10月底,我开始做长期的心理咨询。之前通过公司的免费EAP做过两次,不过没有继续,觉得还是希望找一个风格更契合的咨询师,于是在简单心理app上找到了一位,目前做了五次咨询。虽然还没去咨询时,自己的状态已经相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是能感觉到,自己在渐渐变得更加整合,也成为更通透的自我。
11月初,又开始焦虑了。我觉得越前行,想去实现的越多,也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包容、接纳、更有行动力、也想帮大家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可是力不从心,我并不能做到。于是写下了这一篇:慢点走,可能更快。
11月,看了《源泉》,看到了我对热情的喜爱,也希望可以做个更自私的人,忠于自己而活。
……行动还在继续
我产生了什么变化
感觉为别人活了二十多年,终于开始为自己而活了。
可以通过我的朋友圈看出:我发得更多更长了,还增加了想法的分享。之前我害怕如果暴露内心,别人会不会不理解?会不会报以冷漠或者嘲讽?现在觉得“管它呢!”。也会发一些明知道朋友们不会太感兴趣的内容,逐渐学着: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别人想听的。
和人聊天,更倾向于聊一些深层的思考,能够真正了解别人的想法的内容,这也是我所感兴趣的方面。这样的谈话,通常会让双方觉得从心底的快乐满足。和一些老朋友也增进了感情,有几次和人聊过后,对方说“感觉这次聊天像之前一样”,“和你聊天,会让我也变得平静”……
开始有人觉得我在传播正能量了。有点哭笑不得的是,曾经我对“正能量”还有点抗拒,可能自己太丧了,觉得他们不够真实。可这次,我只是在做真实的自己呀。
我也变得更真实。不那么害怕别人的评价,并渴望忠于自己后,真实变得更自然。不再有那么多欲言又止,不开心了就说出来。事实证明,直接合理地表达对对方的担忧和不爽,也是可以增进感情的。
我变得更自信了。我一直在暗搓搓的自卑,但是装出一幅自信的模样,甚至有时候看起来有些骄傲,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几年来,我都知道不自信是我身上的严重问题,去年还报过一个线上心理课,关于如何提高自信的。上过课后,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意识到了一些不当的思维方式,俗称想太多。就这样慢慢地给自己“辩解”,直到今年开始学心理学后,才感觉到自信心的提升,也更加喜欢自己了。还做了一次线上微分享,关于如何用心理学方法获得自信。
我变得更勇敢了,开始敢去考虑转行,并已经走在学习的路上几个月。包括之前想做但是担心的剪短发、打耳洞,拖了几年,在这几个月内实现。感觉在弥补没有怎么叛逆的青春期……
更加对自己负责。本以为自己已经理解这句话,最近感觉才真的明白它的意思,以后大概会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吧。我的情绪是我自己产生的,虽然可能和他人的行为有关,但并不是他人的行为造成的。清楚了这一点后,对他人也没有了那么多期望和要求。
之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找男朋友的茬,闹情绪。现在更多变成了我在他遇到一些工作问题时候开导他,协助他制定更可行的计划,和他一起成长改变。当然,我能产生这些改变,少不了他一直以来的理解和包容,也让我看到了人与人关系的另一种方式。
更敢于表达。开放自己后,我认识了更多同频的朋友。我们一起见证成长,一起学习和实践,再互相启发……这种感觉前所未有,十分美妙。
成长的旅程还在继续…也欢迎你的见证!
如果在我的过去中可以看到你的影子
心理学让我看清了很多事情,不过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毕竟时间成本较高,而且也不是人人都对此感兴趣。
重要的是,我觉得有效改变长期的恶劣心境是完全可能的,不需要多高的天资,只要你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并真的行动起来。确实只有少数人实现了这样的转变,因为多数人因为不相信它的可能性,甚至不愿做出尝试。
不过如果有人去年告诉我,我短短几个月会发生这么多的变化,我也不会相信的。可是痛苦太痛,胡乱挣扎了许久,竟然撞到了一条出路。这条路也不算容易走,但是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一些人还是会觉得:我已经没希望了。于是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口口声声说希望下一代快乐,然后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投在他们身上,恨不得拍桌子对他们吼道:“我希望你开心!”并为自己辩解:“大家都这样”。结果呢?孩子们多数会对父母耳濡目染的行为方式,比说出的话印象更深刻。我们就是这样变成了我们的父母,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很可能也是。不如从自己开始,打破怪圈,成为榜样。相信我,这个过程不是那么痛苦,反而很爽的~
心理咨询
我觉得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了。最近和朋友聊天,经常怂恿希望改变的人也去试试。大家一开始听到都会有担忧可恐惧。我在开始搜「心理咨询」多少钱,到真的去找了一个长程的咨询师,间隔了大概两年。虽然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过程,肯定是有些痛苦和不安的,但是能够从中获得的成长和快乐,是远远超过这些付出的。
起初觉得太贵,后来越来越觉得:把自己搞明白,对我的重要性无法用金钱衡量。几万块确实是个不小的数目,可以换来几次出国游,但“心理健康”可以受用终身,还可以惠及身边的人,这笔对自己的投资很值得。如果经济条件真的有限,说不定你的公司有免费的企业EAP咨询(问HR),而且简单心理也有低价咨询,大概200起,少吃几顿火锅就可以了。
心理咨询师不是心理医生,去了不代表我们“有病”,反而代表了我们的勇敢诚实。开始心理咨询十分需要勇气,这种积极改变的勇气本身就是十分值的鼓励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专业的!现在行业还比较混乱,而且和内心打交道,治不好就罢了,不专业的可能还会把人治坏,给当事人带来二次创伤。
心理咨询不是给你提建议,不是告诉你你哪里不好,应该怎样怎样做。而是一种平等的陪伴,像温暖的大手掌,牵着你并和你同行。用他的理解好和接纳,渐渐给你重新探索世界的勇气。
结语
现在的我,也远不是个100%心理健康的人,也没有达到和过去截然相反的状态,还不能去淡然面对原生家庭的不断批评。没有开悟,也没有超脱。还是会担心,还是会焦虑,也肯定有不高兴的时候。
我只是在一点一点的改变,变得越来越像真实的自己,也越来越喜欢自己。也欢迎你的加入,一起走,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