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从首都图书馆回学校的公交上,我掏出了本六级单词书来打发无聊的乘车时光,没想到一晃竟坐过了站,便赶紧下车匆匆掉头。忽然,一位体态丰腴的蓝衣大妈出现在了我的视野当中,而且她似乎对准我的方向走来。先前的经验告诉我——她十有八九是来骗人的,不知道她这次是没钱吃饭、没钱买票回家还是来推荐某孚英语的。果然,隔着两米远,她便开口了:“小伙子啊!”我的眉头皱起,右手赶紧摆出一个“不!”的手势,同时加快脚步,好让她趁早打消从我这里获利的想法。“我只是想问个路。”她赶忙说道。我讪讪地回头:“阿姨不好意思啊,我还以为您是推销的,所以赶紧挥手,最近北京特别多这样的人!”阿姨点头表示理解。原来她也是公交坐过了头,结果找不到地铁口了。我带着她走到了离着最近的地铁人民大学站。在阿姨的声声道谢中作了别。
回学校之后,我一直在自责,为什么我的第一想法是去怀疑他人?如果今天我是一个迷了路的人,遇到的路人都是一脸冷漠的时候,心里该会是多么的难过啊!但是,之前的某些经历又实在让我害怕搭理陌生人……
去年十月,在地铁西直门站的出口处,一位大叔朝我靠了过来。他和我说他钱包丢了,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希望我可以借他些钱。从来都是用微信支付的我自然是没有携带任何现金,他便改口:“那就去便利店买点东西给我吃吧,我真的很饿!”我看他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便起了同情心,跑到附近的便利店买了一个十多元的面包给他。他接过面包后,紧接着说:“能不能帮我买张车票回家啊?”我哭笑不得,愣是没料到他竟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了。“我一学生哪儿来那么多钱给你买票啊!”随后,他一句“谢谢”也没有说,直接转身走了……无独有偶,有一次在崇文门附近逛街时,我被一个某孚英语的工作人员缠着。他告诉我他需要完成工作量,希望我可以帮忙登记一下个人信息。我见他二十出头的年纪,做这些按件计薪的工作在北京打拼也不容易,便把真实的手机号填了上去。于是,在接下来的八个月里,我每个月都得被多通电话骚扰,即便在我严肃强调不需要任何英语培训的前提下,对方依然“死缠烂打”。拉了黑名单,下次便换个号码打来。隔几天就会换个人来和我交流一番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除了换手机号,似乎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虽然我依然没去报班,但我被他们的“真诚”打动,最近开始背六级单词了。)
这样的事件在北京并不少见,众多网友都抱怨过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比如地铁里打着创业的口号请求扫码关注的,以及那些拿着碗,在地铁车厢内匍匐前行去乞讨的。我并不是否定乞讨的行为,只是选择在北京地铁的车厢,这样一个极为拥挤的地点内,无疑严重影响了乘客的正常乘车秩序,影响了北京地铁的和谐运行。对于那些路上搭话,谎称钱包丢了没钱吃饭,没钱坐车回家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我不能确切的说出是从哪一天开始,但凡看到主动搭话的人,我都会不耐烦地摇摇手,快步离开……
当我读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常常会和我们说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她来北京求学时候的许多故事。她告诉我们,她刚到北京火车站的时候便迷路了,但路旁的北京大妈非常热心地帮她指路,和她介绍着北京的风土人情,后来还带她到家里吃了一餐饭,相谈甚欢。那个大妈的音容笑貌似乎就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班主任每每提到这里,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在她心中,北京始终是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地方。所以,每次她带毕业班,这一届我们学校考去北京的同学总是格外的多。当时的我也总是幻想着,这个远在一千四百公里之外的首都北京会是怎样的一般模样呢?
的确,北京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没有让我失望。但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忘。来到北京的第二天,我独自参观了我高中时的梦想学府——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外的大门前,我想找个路人帮我照一张相片。然而,接连着三个人,当我的“您好!”刚刚说出口,对方便用挥动的右手拒绝。我很惊讶,但我随即也意识到了,可能对方把我当成了“骗子”。第四个人,一个中年的女性,同样在我说出“您好!”的时候,右手挥动,示意拒绝。我赶忙说:“请问能不能麻烦您帮我拍张照?”终于,她回过头:“噢,你是要拍照啊,我以为你是推销什么的,可以啊可以啊。”于是,便有了下面这张照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3334453/c4cc8c717e627565.jpg)
拍完照片后我连声道谢,她还和蔼地建议我:“去校园里面拍拍校训碑吧!“兼容并蓄,博学笃行”,这是北外的精神!欢迎你来北外!”一股暖流霎时涌入了我的心头,我又回想起了那个在高中课堂上听班主任提到的北京大妈,那个我幻想了好久好久的首都北京。是的,这才是北京该有的样子,这才是我们的社会应该有的样子。
可是,我很遗憾地看到,由于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路人的热情似乎已经被消磨殆尽了。有些时候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去帮忙,而是实在存在太多的欺诈、恶性宣传等现象,大家只能伸出右手挥动示意拒绝。这一挥手就好似建立起了陌生人之间的屏障,可它又分明饱含着无可奈何。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的呼喊声太小,我的学识及能力也不足以提出良策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但我却着实痛心于此,我不希望看到我们的社会就这样冷漠下去。我必须愤怒地指出,这些人就像是社会的蛀虫,为了自己微薄的利益,几乎搞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北京作为首都,它是中国的名片,中国的脸面,这群人的做法无疑是在祖国的脸上抹了一道黑。打一个不知是否恰当的比喻,这种现象就像雾霾,漂浮在两个陌生人的心间,你就在我的面前,而我选择却视而不见,挥动手去拒绝两颗热忱的心的交流。当这成为我们社会的普遍现象后,后果是可怕的。到那时,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告诉世界这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我们也许暂时无法阻挡雾霾进入肺里,但我们要努力不让它进入心里!
以上今日随想杂谈,什么问题也没能解决,但至少我发现了。我要继续去背六级单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