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涉小传

陈涉小传

作者: 一步尘世间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20:09 被阅读0次

一、苟富贵,勿相忘

年轻的涉站在树荫下,拄着锄头,擦了擦额头的汗,四下打量,心下郁郁。但是家中无钱,想要出门游玩,行侠仗义,就不得不时不时的来给地主打打临时工。

这时候,其他种地的伙伴们也来到树荫下,准备喝口水歇歇。他们有的是打长工的,有的是跟涉一样是来打临时工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城里乡里的八卦。涉无心参与其中,只是默默不言。在某个话题结束的间歇,涉忽然对着伙伴们感叹说,如果以后大家谁要是发财了,不要忘了彼此啊。

众人霎时沉寂,片刻后轰然大笑。一个伙伴嘲笑说,涉,我们大家都只是种地的农民,做什么荣华富贵的春秋大梦呢!

涉默默看了看周围麻木大笑的伙伴们,而后长叹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众人再次哄然,树荫下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年轻的涉『画老了』

二、陈涉

陈涉,名胜。家住大秦阳城的城中平民区。即使如此,那也比乡野之中的农民之家有奔头。家中虽然没什么钱财,但也花学费供涉开了蒙,读了点书,识了些字。

涉虽家贫,但在城中交友广泛。只是家无余财,故虽不喜种地,但无奈也只能时不时地区城外给地主们种种地打打临时工,挣点零花钱好游学交友。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涉渐渐长大,并因此眼界比常人开阔,从年少时的幻想逐渐萌发到立志成为一个王侯。

这个时候涉已经三十几岁,已然成家立业,且用了各种办法积功升为不更爵,成长为阳城一带的有名人物。

在此期间,到处游学交友的涉结识了同样升为不更爵位的阳夏人吴广,字叔。二人情投意合,志趣相仿,逐渐相交莫逆。

因为经常和伙伴们行侠仗义,故涉对秦律颇有研究,常与叔在一起深入探讨发现。


三、大泽乡密谋

胡亥登基后的第七个月,秦征发闾左九百人戍守渔阳。因涉和叔身强体壮,颇有名气,且爵位不更,恰好都可以做个五十人的屯长。

而屯长,可是国家正规编制,属于正式军官,不是临时工一类的玩意。因此当领军的两位将尉提起时,二人欣然应命。

这一天,队伍走到大泽乡一带,天降大雨,连绵不休好几天。队伍无法行进,都各自找地方躲着雨。

涉和叔躲在路边一个废弃的屋子里,瞅着外面发着愁。屋外大雨磅礴,道路泥泞不堪,根本就走不了路。要是强行冒雨赶路,说不定那些农民第二天就得因病倒下一大半。

二人这新鲜出炉的屯长,搞不好到了地头就得撸下来,担责挨骂是肯定的。要是这雨继续这样下下去,超出时间太多,说不定得发生点啥。

虽然秦律有言:迟到5天内,挨叼。迟到10天内,挨叼,可能还会挨打,另加罚一面制式盾牌的钱。迟到15天内,挨叼挨打,另外加罚一套制式盔甲的钱。

二人计算良久,怎么算怎么觉得要玩完。涉心烦不已,年少时的大志渐渐浮现脑海。涉逐渐发起狠来,对叔说,咱们就此反了TN的!

叔也被这连绵的大雨搅得踌躇不定,听了涉的话,定了定心神说,以目前的行程,若是三日内雨停,咱们按律最多被一顿打骂。难道用这个理由来叫他们一起造反吗?

涉回答道,暴秦苛政愈发严厉,看看我们这些年的行侠仗义,哪一件事不是暴秦在律法的基础上加料的。你我按律是如此,但若是以加料的军法行事,你我安有命在?

叔咂摸片刻,连连称是。然后两人嘀咕许久,最终确定了如何行事,正式开启了密谋造反的道路。


四、鱼腹藏书

次日。天公作美,雨势渐歇。涉找附近渔夫买了几条大鱼,找了个僻静之地,在其中最大的那条鱼的鱼腹里塞入昨晚亲自写就的帛书。

叔提着这几条大鱼,递给做饭的士卒说,这几天下雨大家都辛苦了,我买了几条鱼给大家加加餐。

叔平日对士卒很好,像这种类似嘘寒问暖加餐的事经常做的。士卒们不疑有他,纷纷感激叔的慷慨。

大家都知道,叔和涉关系很好。故而两屯的士卒也好似一家一般。

士卒们欢天喜地的煮着鱼,那条帛书也毫不意外地在不经意间被发现。煮鱼的士卒很好奇,发现上面有字,虽然他不认识,但是这几个字比较简单,终究还是有几个士卒识得的。

一个围观的士卒,凑上前去一看,三个红色的大字读曰:陈胜王。

鬼神之说,在古代颇为盛行,且信者甚众。很快这条窄小的帛书在众人中传了一遍,因有识字者科普,于是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

叔甚为谨慎,很快就把帛书收回并销毁。但这件事还是从他们这两屯传遍了整个戍卒队伍里。

当夜,野外传来像是狐狸的叫声,众人从熟睡之中惊醒,只听得“大楚兴,陈胜王”的声音远远地传来。

一时间,大泽乡驻扎的戍卒心神不宁,暗流涌动。


五、失期当斩

经过鱼腹藏书和夜半狐叫的事件后,众人对有鬼神加持的涉更有了敬畏。

次日。涉和叔满面愁容唉声叹气地走到本屯一些士卒扎堆八卦的地方。有些士卒好奇但不敢问,有些士卒因为比较熟,就有几个凑上前去询问。

涉和叔摇着头叹息,然后果断地抛出了“失期当斩”的“秦律”来。再告诉这些人说,你们都是我们的好兄弟好伙伴,我只告诉了你们,你们可千万不要外传。

所谓不能说的秘密,一旦开个口子,就越是传得神速。果不出其然,很快两屯士卒全知道了,然后全大泽乡驻扎的士卒都知道了。

当然,那两个领军的将尉还不知道。因为涉和叔说过这些之后,就带着亲信主动去找了两个将尉。

到的时候这俩货正在宽敞明亮的大屋里喝酒。作为大秦的将军,虽然不大但也不算小了,何况还是这九百人的统领将军,怎么说也算是这里最大的特权阶级了。

二将尉并未穿甲,秦剑也只是松松垮垮地挂在腰上。

叔见到此幕,临机一动说,有几个兄弟这几天没找到好地方,淋了雨挨了冻,将尉大人不知关怀士卒,竟然还在如此宽敞明亮的大屋里喝酒,是不是太过分了?士卒们若是心生不满,必定逃亡。

二将尉什么身份,那怎能被一个小小的屯长问责。二人喝得脸通红,这下气得更红了。一人借着酒劲拔剑,歪歪扭扭地指着叔,当然可能也是因为他也没有要砍人的意思,毕竟士卒或逃或亡都算他们俩带队的责任。

一将尉意欲恐吓,大喝道,你竟敢煽动士卒逃亡?说罢作势下劈。

因叔平日对士卒很好,士卒见此尽皆哗然。涉当机立断,带头冲了上去。涉的亲信和很多受到叔恩惠的人也以为将尉要杀叔,于是也冲上去帮忙摁住两个将尉,不让他们拔剑杀人。

涉夺剑大喝道,如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肯定已经失期了,按照秦法,失期当斩!就算逃跑被抓也一样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反了算了。

涉趁着二将尉被摁住的机会,持剑冲上前去,分别连捅数剑,二将尉逐渐没了声息。

涉:这就叫失期当斩

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虽然说涉告诉了戍卒们“失期当斩,逃亡被抓一样是死,反正是死,不如造反”的道理,但涉清楚地知道这些戍卒心里是恐惧的,说不定还有一部分胆小者想逃走,在被抓到之前能活一天是一天。

所以,涉把所有的戍卒在大屋外召集起来,开始了他思谋良久的即兴演讲。

涉说,失期当斩这个消息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到了渔阳就会被杀。而且负责押送(带领)我们的将尉也被我们杀了,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这是天要亡我们,我们不得不造反。

为了安抚那些恐惧的迷茫者,涉又说,即使我们造反,我们也不是为了反对秦国,我们是在反抗胡亥的统治。我听说胡亥是秦皇的小儿子,不应当被立为皇帝,应当被立的应该是长公子扶苏。秦皇当初立的就是长公子,但是扶苏长公子却被冤枉杀害了。

涉顿了顿,看着周围戍卒的面色,他们大部分人脸上的恐惧逐渐变成了震惊。为了给对未来迷茫的戍卒一个希望,涉继续着他的演讲。

涉接着说,胡亥暴政苛刻,各国(原六国)反秦之心憋得够久了。我们都是(前)楚国人,项燕大将军爱士卒,怜黔首,咱们楚人都很同情他,而且大将军至今未知生死,咱们就借用他的名声,对外自称是项燕大将军的部下。既然如此,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自称是扶苏长公子和项燕大将军的部下,这样天下苦秦苛政的人肯定会有很多响应的。

说完这些,涉停顿了片刻,在戍卒们理解差不多的时候,突然语气激昂地大喊,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天生就比我们高贵吗?

沉睡了几千年的反抗因子在这一刻猛地被惊醒了,振聋发聩。戍卒们愤怒了,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造反是那么的热血澎湃,那么的理所应当。

涉看着戍卒脸上泛着愤怒,他猛地举起双臂,终于喊出了藏在心底蛰伏多年的那句霸气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叔也举起双臂,高呼,“王侯将相”。亲信们紧跟着高喊,“宁有种乎!”

两屯的戍卒举起了双臂,大部分愤怒的戍卒举起了双臂,紧接着,所有的戍卒都举起了双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自此,涉正式开启了他的王侯之路,大泽乡的戍卒们也明确了政治纲领,义无反顾地追随涉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霸气千古

七、烈火烹油,繁花似锦

涉随即让戍卒们斩木为兵,削尖为矛,迅速占领了所在的大泽乡。有赖于暴秦苛政,在大泽乡补充了一批兵源,随即又立即攻取了西南方向的蕲县,并在此再次补充了一大批兵源。

当是时,秦主力军团分为两部。一部为王离率领的北路边军,一部为任嚣和赵佗率领的南向开拓的岭南军团。人数较少的禁卫军精锐基本都在骊山看管骊山囚徒。而国内的大部分地方军都是战五渣。

涉在蕲县整备士卒,设立军官,明确号令。并确定了向陈郡进发的战略目标。由于赴义者众多,兵卒将领皆有。

在半路的时候,命葛婴为分路将领,向东攻打。葛婴很快就攻取了铚,并穿过永城,迅速攻取了酂,柘,以及谯。

陈郡空虚,郡守“恰好”不在。而起义军士气高昂,一路呈势如破竹之势。即使是郡丞在城门口拼命抵挡,也无济于事。很快,这个春秋时期还是陈国都城的陈郡被攻克了。

涉召集各路将官,以及郡中三老议事。这个时候,聚集在涉麾下的兵卒已有一万有余,骑兵千余,兵车也有六七百乘。

豪强们见卒声势,且涉本为陈郡人士,号召力强,故纷纷劝进,说将军“伐无道,诛暴秦”,顺天应人,理应为王。

涉志得意满,不顾魏国名士张耳和陈余的“立六国之后为王,以争取支持”的建议,自立为王。因涉是楚人,为张大楚国和为旧楚声张正义之名,定国号为“张楚”,涉即为新楚王,随即又称陈王。.

涉称王后,正式开始了全面出击。先任命叔(吴广)为代理陈王,西进攻取荥(xing)阳;命同乡的陈郡人武臣和张耳、陈余,北上攻取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南下攻取九江郡;再加上之前已经在东征路上的葛婴,可谓是东南西北遍地开花,全面出击。

由于起义军四面出击,迅速渗透到全国,导致各地图谋复国者和不甘苛政者深受鼓舞,纷纷揭竿而起。骊山刑徒英布与番阳令吴芮联兵数千人起义。东阳少年杀掉县令,推举陈婴为长,队伍迅速发展到两万人。秦嘉、朱鸡石等人起兵包围郯城……

大秦主力军团之一的岭南军团距离远且早有自立之心不提,之二的北方王离军团却被这些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的义军搅得焦头烂额。

同年九月,亭长刘邦杀死沛县(现江苏北)县令,起兵反秦;楚国贵族项梁杀死会稽(现江苏南)郡守,起兵反秦;齐国王族田儋在狄县(现山东)杀死县令,起兵反秦。

革命形势如烈火烹油,一片大好。但涉很明白不趁此机会打下秦国都城咸阳,这些各地起义的小老弟是不可能服他的。而自己作为首义的旗帜,也必定是秦缓过来之后的第一攻击目标。

故当叔(吴广)屡攻荥阳,都被郡守李由(李斯的儿子)给狙击抵挡之后,原春申君门客,也是项燕旧部的周文提出了“绕过荥阳,西出函谷关,直击咸阳”的战略之后,涉略一思索就同意了。

周文的队伍在绕过荥阳后,果然一路坦途,并很快攻打到了有天下名关之称的函谷关。当此时,周文所部已有兵卒几十万,兵车千乘。而且由于秦国朝堂忙着争权夺利,各地叛乱初起时并未当回事,导致各地抵抗力量薄弱。故而周文所部才能迅速攻破洛阳,新安,并凭借强大的兵力优势,一举攻破了这座天下第一名关。

消息传来时,涉开怀大笑,觉得王侯早已不是自己的终点。也许皇帝这个名号,也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熊熊烈火

八、陈郡故事

涉在陈郡称王后,以陈县为国都,修建宫殿,设立百官,俨然富贵。宫殿造好后,涉就经常在这里与众人议事。

涉的伙伴有很多种。有年少时种地的伙伴,有游学的伙伴,有行侠仗义的伙伴,有做小吏的伙伴。有一些伙伴已经跟他混了,还有一些,比如以前种地时的伙伴,因为消息闭塞,很多还不知道涉的伟大事迹。

好在,涉现在名传四方,渐渐地,几乎所有的伙伴都知道了涉发达了的消息。

有个年少时一起种地的伙伴,听说如今火爆全国的陈王就是当年一起种地的同伴,就来陈县找他。

守卫宫门的士卒不信这个人认识涉,就没给他通报,还把他给绑了。恰巧此时,涉出门,他就大声呼喊涉的名字。

涉听到了,认出了是当年种地的伙伴,倒也想嘚瑟嘚瑟,让他看看哥现在混得有多牛逼。于是就邀请他一起同乘马车回宫。

种地的这个伙伴看到陈设豪华的高屋大厅后,心想涉果然是发达了,感慨地说,大王的宫殿真漂亮啊!涉听了很欢喜,又想起当年说过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话,就留他在陈县好吃好喝。

这个伙伴心里对涉的印象大部分是当年一起种地的印象,而且他才是一个真正的长期种地工,也没什么头脑。把涉的宫殿当成老乡之间的房子一样来串门,进进出出没有什么规矩,还经常跟人说涉以前跟他一起种地的事。

涉年少时就不喜种地,只是迫不得已。也不喜欢别人老拿当年种地的事来到处说,因为这很影响涉如今作为陈王的威望。

这时有个人察言观色后,就对涉说,这个人愚昧无知,随意出入宫殿,还到处说您以前是种地的,简直是胡说八道。这太有损您的威严了。

涉为了维持自身威望,掩盖当年种过地的事实,就把这个种地的伙伴给杀了。其他旧日的伙伴听说了这件事后,就不再找涉,纷纷离开了。

涉没有看到这些,没有及时悔改,自觉身在高处,整日沉浸在起义的大事业中,当然期间也不乏享乐。官员将领任命也只看关系远近,不看能力,涉任命了很多仗义游侠时的伙伴为官。

涉称王后,他的老丈人去见他。涉自认为现在做的都是大事,牛逼大发了,而且已经是王了,就没有行见长辈的跪拜之礼,只是拱了拱手。

老丈人很生气,就说,你现在飘了,封王了,了不起了,连基本的礼仪都不要了,你这么狂,不会有好下场的!

涉称王不久,这个也毕竟是老丈人。本来只是想装个逼,没想到老丈人生气了,就连忙又跪拜行礼,但是老丈人不鸟他,愤然离去。

这些发生的故事,渐渐地传得人尽皆知。

而随着时日越久,在内的官员和在外的大部分将领们,也在争权夺利。还有的在六国贵族的渗透或自身的野心下,渐渐独立。

涉此时却沉浸在攻破函谷关,直逼咸阳的特大喜讯中,而对此一无所知。

故事事故

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周文率数十万大军兵临京畿,咸阳顿时乱作一团。主力军团一南一北均在外,南方军团距离遥远且不说,北方军团距离虽近些,但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事实上北方王离军团正被附近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拖得离开不得。

少府章邯越众而出,请赦骊山刑徒,以减刑,赦免,转籍以及军功爵等封赏为胡萝卜,以少量禁卫军精锐押阵督战为大棒,由自己统领,一定可以平复叛乱。

咸阳随即任命章邯为将军,精选三十万骊山刑徒,出咸阳,狙击周文部。

周文原以为咸阳短期内不可能有援兵,且一路顺风顺水没有大战,大部分农民兵卒认为秦军不过如此。队伍虽人数众多但鱼龙混杂,由于大部分都是农民,总体的身体状态和作战能力低下。周文以前也没有几十万军团作战的经验,最致命的是没有做好大会战的准备。

而章邯所部经过一系列激励策略后,虽因火烧眉毛而仓促出击,但士气高昂。再加上有秦国最精锐的禁卫军为骨干和督战,当章邯进军到咸阳东边的戏地时,周文几十万人马还在修整中。

周文部措手不及,被杀了个人仰马翻。兵败如山倒,到周文一路逃出函谷关时,所部只剩下小半,其余不是被杀就是溃散。

章邯一路猛追,周文一路狂逃。周文逃到曹阳时,又被章邯追上,周文紧急组织残兵仓促应战,再败,逃往渑池,并紧急向涉求援。

涉命攻取赵地的武臣率军援救,武臣拒不奉命。此时的武臣破邯郸后已自立为赵王,涉的命令到来时,武臣不予理睬,还派韩广去攻打燕地。而派出去的韩广后来在燕地贵族的怂恿下,也自立为燕王。

攻取魏地的周市倒是没有称王,但是他却立了魏国旧贵族为魏王,自立为相国。至于早之前东征的葛婴,因为涉称王时葛婴已在东征路上不知道这回事,队伍越来越多,为了慑服众人,保证自己的权威,葛婴推举了楚国王族襄疆为楚王。后来葛婴听说涉已称王,为表忠心,杀死了襄疆,并返回陈县报告此事。但涉仍找了个理由将葛婴杀了。

四面出击

周文势单力薄,孤立无援,最终战败,绝望之下的周文横刀自刎。

章邯随即攻向荥阳,以解荥阳之围。眼看章邯即将攻来,叔(吴广)与部将田臧却战术决策不合,田臧认为吴广不懂用兵计策,肯定会因此大败。于是诈称是涉的命令,杀死了叔(吴广),并将叔的首级送回陈县。

涉悲痛不已,但木已成舟,陈县周边能听指令的也就这一支老部队了。只好任命田臧为主将,抵挡章邯。

田臧施行了自己的军事决策,留少量兵力监视荥阳,大部精锐与章邯在荥阳东北的敖仓激战,但可惜的是最终兵败身死,余众溃逃。

随即章邯解围了荥阳,西征军至此全军覆灭。

章邯携大胜之势猛扑陈县。涉亲自率军应战,但大势汤汤,回天乏力,最终战败。

涉只好撤出陈县,退守到下城父(安徽蒙城)后准备重新聚集力量,继续作战。但由于接连失利,心情不好,因为一件小事跟车夫庄贾发了火。这个跟随了他好几个月的庄贾眼见大厦将倾,又贪图咸阳的赏金,杀死了涉后投降了秦军。

至此,涉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宣告结束。但由此而点燃的反秦烽火,延绵不息。


后记:涉被害后,其旧部吕臣重举义旗,组建苍头军,两次复夺陈县,处死了背叛涉的庄贾,重新竖起“张楚”大旗。

葛婴死后,奉涉之命东下发展的部将召平,假借涉的名义,拜项梁(项燕的儿子)为上柱国,使其西上攻秦。

项梁战死后,项羽主导了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败王离,降章邯。另一边,刘邦袭取咸阳,覆灭了秦朝。

楚汉之争后,大汉帝国建立。

相关文章

  • 陈涉王陈后的布兵

    陈涉 陈涉 陈涉 陈涉 陈涉 陈涉 | | | | | | 周...

  • 陈涉

    陈涉从校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抬头看了看没有太阳的天空,风从西北吹来,略显沧桑。陈涉那少年老成的脸上一脸沮丧,因为他刚...

  • 陈涉

    陈涉起义,最后失败。在起义时,陈涉建设了楚国,当上楚王,国号张楚。仅仅只有六个月的时间 ,陈涉建设了如此庞大...

  • 陈涉

    陈涉少有大志,跟人一起受雇佣为人耕田。跟人闲聊,如果我富贵了,一定不忘记你们。人们都觉得陈涉喷大话,一笑了之。 陈...

  • 陈飞宇小传

    陈飞宇,陈家小公子,年十二,身材瘦小,性格外向,2019年9月1日考入钟吾中学,编进4班。 开学第一天就认识陈飞宇...

  • 陈璇小传

    陈璇,陈家二小姐,年十二,性格温和。2019年9月1日考入钟吾中学,编进4班。 陈璇是个住宿生,特别独立。刚开学,...

  • 陈涉本纪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 咏陈涉

    岂于垄上作耕夫,自有胸中富贵图。 立志王侯鸿鹄叫,揭竿大泽戍人呼。 俎前惊看鱼肠帛,祠外骇听篝火狐。 霸业不成遗恨...

  • 陈涉论

    自三黄五帝至虞夏以来,贵贱永立,阶级始明。而后转至商周,此时虽礼法渐全,文明日兴,然皆控于新贵之族群之手,而众民之...

  • 来猜谜语啦8701-8800详解

    8701 陈涉屡次亲带队(成语)常胜将军 【byz解释】会意谜语。陈涉即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字涉,借代“胜”;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涉小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bs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