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926603/4f44d28078482315.jpg)
吃是儿童早期建立心智的一个重大领域,吃能发展儿童智能、建立儿童自尊和意志,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是要干涉孩子吃的。
“吃”对儿童意味着心智的发展,意味着他们通过口对事物进行认识,意味着自尊,意味着选择,意味着意志力的形成。所以吃和玩是儿童两大主要任务。今天想来探讨一下孙瑞雪老师关于儿童“吃”的心理和生理有关问题。
我们带孩子去买东西,如果你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的话,儿童会排除众多诱人的食物而选择他最需要的,这是一种意志力建立的过程,但事实上我们很多父母是要干涉孩子的。孩子要买这个东西,就说:“你不要买,那个东西不好吃。妈妈告诉你,这个东西好。”哄着孩子买她认为的好东西,结果东西买下来,孩子情绪非常不好,甚至很痛苦,实际上儿童非常欣赏他自己选择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个笑话:一个小朋友问另一个小朋友,为什么挑食的都是小孩,大人怎么不挑食啊?另一个小朋友说,当然了,因为大人们买的都是自己爱吃的呀。这个笑话一语道破了天机:大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但却时常去阻止小朋友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8926603/ad3a7e12140f4369.jpg)
自主选择是儿童意识独立的标志,这个独立的出现、尝试和应用,使孩子非常快乐和兴奋,而买东西的过程对儿童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孩子也最容易受到挫折和压抑,因为这里面要牵涉到“经济问题”。“你选择一个,是用这点钱满足你孩子一个非常好的心态并使他成长呢,还是害怕浪费这点钱,非要买你认为对他实用的东西不可呢?”我们会发现很多家长会选择后者。
如果在吃上不满足,儿童在自尊上肯定发展不好,会造成自尊心不强。他会经常看着别人的食物,他有时候不是为了满足肚子,他完全是为了满足嘴的感觉。就像儿童刚生下来是用口腔来认识世界,什么都要往嘴里塞一样。这个时候他要认识外界的东西,而且是通过口来认识,吃就成为他发展的条件了。
这个世界很丰富,成人也喜欢“尝试”,有时候只吃一点就不要了,有时只是想买,但买来后就不想要了。时间久了,成人自然就知道那个东西是怎么回事。大人都是这样,更何况孩子。阻碍他尝试,就像阻止我们看这个近在咫尺的世界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8926603/96482d28278b5479.jpg)
所以尽量让0-6岁的孩子满足,要相信他不会要那些离谱到超出他需要的东西。记住:努力让他满足。经济条件的好坏并不影响孩子的发展,钱多钱少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给孩子买东西的钱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把选择的自由交给孩子。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周给他买一次。把时间固定好,比如说星期天,那就每周的星期天带他去超市,先做个试验看他会买什么东西,具体需要多少钱,然后再和他设定规则:给你多少钱,你可以任意购买自己喜欢的吃的。把自由给他,让他去挑,不要干涉他,你会发现他很满足,一周一次,他也不会向别人要东西了,也不眼馋别人的东西,表现的非常有自信心。看着小朋友提着东西和买东西时那种充满自信的样子,是很让大人陶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926603/95d34d8d8db9e3a5.jpg)
在餐桌上,孩子的吃和成人的吃有着极大的不同。成人喜欢桌上的食物丰富多彩,品尝每一样。但儿童不同,儿童有时就吃一样,然后什么也不吃了。有时儿童喜欢吃肉,抓住肉不放,之后可能一天甚至两天基本上不吃东西。大人就会开始担心,并想方设法让孩子吃,有时孩子在大人的强迫下吃了,结果消化不良,造成发烧、扁桃体发炎。
为什么不让孩子把肉消化了呢?儿童的身体是知道饥饱的,并且能自我调节,通过自身的感觉来调整饮食结构。把不同的食物放在桌上,由儿童自己选择。有的孩子吃东西,有时只吃一盘肉,有时只吃一碗饭,有时只吃蔬菜,但从一周的饮食来看营养是均衡的话,那就不要过多的去强迫他吃,只有心情愉悦的去吃,小朋友才会少生病,才会快乐、健康地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8926603/8abc7250ed8fb9e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