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合理使用中成药之曾被推上风口浪尖,掀起了一场鞭鞑中医风波的中成药

合理使用中成药之曾被推上风口浪尖,掀起了一场鞭鞑中医风波的中成药

作者: 中医微尘 | 来源:发表于2024-02-07 10:23 被阅读0次

说到龙胆泻肝丸,很多人应该不会忘记龙胆泻肝丸事件,也称马兜铃酸肾病事件,2003年2月,新华社记者朱玉《龙胆泻肝丸是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等系列报道将龙胆泻肝丸推上了风口浪尖,更是掀起了一场鞭鞑中医的风波。

当年有人吃这个药,引起了肾功能衰竭,状告中成药江湖大佬同仁堂。一时间中成药市场风波骤起,进而演进成为中医药科学与否,保卫中医与废除中医之争由此更是白热化,此废存之争时至今日依旧争论不休。同时 2003年4月1日,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决定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原同仁堂生产的胆泻肝丸中的“关木通”,被替换为不含马兜铃酸成份的“木通”。这究竟是怎么样一种药,会引起如此风波?

今天来说说这个龙胆泻肝丸,药方中有泻肝。泻肝的什么?一个是肝火,一个是肝胆湿。即实热与湿热都行。

方中还三个比较猛的中药:龙胆草、黄芩、栀子。龙胆草对付的就是肝胆火和肝胆湿,即肝胆实热与肝胆湿热,龙胆草够猛,它的功效跟三黄是同档次的,三黄即黄连、黄芩、黄柏。

黄芩说是清上焦热,其实黄芩上下都可以清,只是不同品种,有枯芩,有条芩,假如猪胆汁炮制过的就可以清肝。此方中黄芩应该是猪胆汁炮制过的黄芩,能清肝。黄芩清肺、清大肠、清肝,也是包括实热与湿热。栀子清三焦实热与湿热。它们清的都是实热与湿热,所以说是三个猛药,猛药就说明药力很强,对现代人来讲,感觉有点过强。过强在哪里呢?清热力太好,易伤胃。因现代人很多人均是胃寒。

方中还有泽泻、木通、车前子,都是利水的,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显然是帮助肝胆湿热。生地是凉血的,是帮忙清火的。当归在这里作用是柔肝、补肝血。因肝体阴用阳,肝太刚,需以柔克刚。生地与当归也可以说防止清热与利尿伤阴。

方中还有柴胡与甘草,甘草调和药性,柴胡疏肝,更适合肝胆湿热,因湿为阴邪容易阻遏气机,柴胡是疏肝的。但假如是肝火呢,有利有弊,利它可为引经药,弊上升的,已是肝火上炎,你还来个上升的。所以若是开方,就可以加减,就可用药更精准。

整个方功效清肝泻火,清利肝胆实热,主治肝胆实火或肝胆湿热,组方应该是严谨而综合考虑的,但又怎么会引起肾衰呢?

是药三分毒,龙胆泻肝丸这药本就是清肝胆湿热,通利小便的,需要辩证用之,不是肝胆火或肝胆湿热的,不推荐。辩证对了,此药的使用时间一般也是不超过一周的。如果有脾胃虚寒,肾气亏损的使用时间就要更短了。但当年有些人因为自己感觉有肝胆湿热的症状,就长期的自己购买服用,结果久而久之毒素积累引发了肾衰。

当然方中用关木通确实也是有问题的,同仁堂用的不是木通,而是用“关木通”。虽然差了一个字却是两种不同的药,木通是木通科的;而关木通是马兜铃科的,含有马兜铃酸,而马兜铃酸对于肾是有毒性的。所以在此风波后用的都是木通了,不是关木通了。

其实这种胡乱服药的现象在中国是太常见了,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喜欢自己乱吃,缺乏应用药物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清热解毒药或是清热药。尤其是这些年疫情,一点感冒,流个清涕,均上清热解毒药,如那个连花清瘟,几乎当做万能药一样。

现在很多人压力大,熬夜多,常常感觉肝火旺盛,有些经济条件好的人,特别衷情于吃片仔癀,觉得片仔癀是神药,前一天晚上不管喝了多少酒,小便黄,眼睛红,只要片仔癀一吃下去,立刻就小便通利,眼睛舒畅。但是这类药在中医里也有个别称叫“老虎药”。这类药效果立竿见影的同时,但它们的副作用也同样强烈,片仔癀的一个大副作用就是损脾胃,败肾火。很多人片仔癀吃多了,结果脾胃坏了,时常胃疼,没胃口,性功能下降。此时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于是就开始补肾壮阳,结果把身体搞得一塌糊涂。

总之如果使用中成药,大家一定要多看看说明书,不要见风就是雨,以免乱用药物贻害身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合理使用中成药之曾被推上风口浪尖,掀起了一场鞭鞑中医风波的中成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eh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