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经济》-助读笔记
《城市经济》- 第二部: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源,以及城市经济是如何产

《城市经济》- 第二部: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源,以及城市经济是如何产

作者: 多一里 | 来源:发表于2019-11-17 09:36 被阅读0次

第二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源,以及城市经济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接着开始看第2个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源,以及城市经济是如何产生的?

其实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源就在于城市会不断产生新的工作。如果城市不能增加新产品和新服务,而只能提供重复的旧工作,显然不可能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增长与发展有着很大差异。增长只是财富量的不断累积,而发展则是社会各方面综合性的进步。

那么新工作是怎样产生的呢?作者认为每一种新工作都是通过一定的逻辑,从特定的旧工作中产生出来的。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所有过程中都有一个核心的基础环节:这就是在旧工作基础上创造新工作。

这些新工作有合法和无害的,也有非法的和有害的。比如电话诈骗、高利贷、乃至传销,或者在网上泛滥成灾的网络水军等等。

总而言之,新商品核心服务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需要以旧的工作为基础,新工作不是通过直接替代旧工作产生的,而是在旧工作的部分环节里添加出来的。当人们把新工作添加到旧工作之中时,就增加了经济生活中的进一步分工。

在新工作产生的过程中,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不过模仿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一条可行性很高的捷径。所有新工作产生的方式中最具戏剧性,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另立门户。几个了解原组织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在离职之后,独立地照搬他们之前旧工作的某些部分,并且在其中添加一些新工作,形成新的业务,甚至新的产业。

事实上,从中国东南沿海的众多民营工厂到硅谷的无数IT企业,很多最出名的创业神话,另立门户都是创业起步阶段最常见的环节。说到这里就有个问题,为什么另立门户的小企业反而比大企业能产生新工作?

很多人认为大企业的分工更加精细,在生产上比小公司更有效率。由此推断出,在增添新产品和新工作,也就是创新方面上,大企业应该比小企业更有优势。但事实却是相反的。大企业往往受制于自身臃肿的组织结构和行为框架,特别是为了保持生产效率和规模优势,大企业无法像众多小企业那样,可以在任一方向不懈尝试,向旧工作中添加新工作。

当大企业在城市乃至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时,因为经济创造新的商品及服务赶不上社会或市场的需要,使大企业发展出现停滞。而当停滞变得严重的时候,大型企业又反过来无法获得资源来阻止业务的萎缩,一城乃至一国的衰落往往就是这样开始的。从这个角度说,另立门户的小企业的最大价值,就是使那些已经存在的工作从整体工序中脱离出来,并且做出添加新工作的尝试。小企业给市场带来活力,注入创新的动力。

那么,怎样才是在城市里创造新工作的最有效途径呢?作者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就是一个城市中最能有效产生新工作的地方,恰恰就是它在生产上最无效的地方。

正如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不如各种有大工厂驻扎的城镇在生产上有效率。在中国从事各类小商品生产的东南沿海城市,不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和中西部资源型城市搞的重工业有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一类无效率的城市不断开发出各类新产业,创造出新工作,人口不断流入,而后一类有效率的城市则随着旧产业陷入停滞而衰落。

为什么有效率生产的城市反而更容易失败呢?

因为这些城市的大多数工作都被整合进了单一或者有限的少数几个产业里。在提高旧工作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失去了创造新工作的机会,牺牲了未来的发展。

事实上不光企业如此,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也是这样。我们知道的那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从古代的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到近代的伦敦、巴黎、到现在的纽约、东京、上海,其经济都从未依赖于某一项或某几项产业,而是包罗万象。这才是它们成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核心的最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本书第2个重点内容:我们聊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源,产生新的工作以及新工作产生的方式。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城市经济的成长方式是怎样的?我们下回见。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还期望您能关注、转发、点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市经济》- 第二部: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源,以及城市经济是如何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fp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