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一)

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一)

作者: 秋鹰搏兔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20:44 被阅读0次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是中国古代四种启蒙读物。千百年来,只要是孩童上私塾,先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简称:三百千千)这四本书,系统地开始认识汉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这种教学模式一直保留到民国初年。“三百千千”在我国某些地区仍然保留这一传统,并已经把“三百千千”作为成语使用。

        这四本书中,去掉其重复字,有2000—3000字,几乎涵盖了当时的常用字。学习“三百千千”,其实就是先系统地认字,再辅以背诵诗词,巩固所学字词。而传统的这种识字教学模式,不同于今天课堂中的识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距今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2500年前,“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孩童先要系统地学习汉字构字理据,认字明理。学习汉字构字理据,其实就是学习文字学,就是在学习汉字的字源。

       中国的文字学开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文字学是中国的传统语文学(又称小学)之一,小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文字学是基础,居首要。现如今,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汉字构字理据,认字明理这个优良的教学传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已经和现在的课堂,现在的教师,现在的孩童,分离阻隔太久了。

       每个汉字都是一一段历史,每个汉字都是一朵花,每个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丽之花。每一个汉字都是形象、生动、简明,有趣的,我们的汉字不是简单的笔画组合,我们的汉字中有大自然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还有传统文化中礼仪制度等。我们常常使用和看到的汉字,其实就是当时的先民的社会生活的写照,只要认识了它,都能感受到最初的造字意图。

        如果我们课堂上识字环节都能让学生认字明理,了解字的本源,告诉学生造字用字的规则,指导孩子们来拆分、组合、联想学习其它汉字,那么学生就能从一个字延伸学习好几个字。同时,学生在认识和学习中,也可以探索远古先民的生活、汉字的演变,汉字本身的内涵,还可以了解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传承我们传统的历史文化。

相关文章

  • 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一)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是中国古代四种启蒙读物。千百年来,只要是孩童上私塾,先要学习《...

  • 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三)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很多人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和智慧。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时候学的知识,老师只是就知识...

  • 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二)

    在汉字部首中,左耳旁和右耳旁,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对双胞胎,但是这两个部首和耳朵根本没有关系,“左耳旁”“右耳...

  • 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五)

    最后一篇,还是谈部首吧,因为汉字大部分的部首都具有表义的功能。如“欠”这个部首。《说文》中说:“欠,张口气悟...

  • 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六 )

    著名语言学家费尔南迪·德·索绪尔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一种是表音文字体系,一种是表意文字体系。汉字就是...

  • 读书笔记|家庭教育

    摘抄: 1.家庭教育的关键不是“教育”,而是还原一些事情的本来面目,把亲子关系还原到最自然的状态,陪伴,还原最自然...

  • 2019.1.3-书摘

    不抽象,我们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我们就看不到本来面目。 ——《时间的朋友2018跨年演讲》 世界的本来面目总是...

  • 本周阅读计划(Dec 3 - 9, 2017)

    中文阅读 184. 王健《还原真实的美联储》(澄清对美联储的误解,还原金融市场本来面目) 185. 岳南《陈寅恪与...

  • 如何深入思考

    不抽象,就无法深入思考;不还原,就看不到本来面目。——刘润

  • 还原本来面目

    从前,有一个物质条件非常富裕的国家,可国王并不满足,于是对大臣们说:“我们应该选一个能干的使者到外国去看看,买一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课堂上还原汉字的本来面目(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ic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