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昨天是手术之后第一次约朋友出去玩,我约了我最好的两个朋友中的一个,她一见面就送了我一个小礼物,是一个红唇抱枕,我很开心,拿着抱枕,让她给我拍了很多可爱的照片。
我们喝了点东西,聊了一会儿天,然后就顺着马路走,准备去吃晚饭。一路上,我和她说了很多我的近况,我的感受和想法,她设身处地的为我分析、提建议,我能够感受到她是真心实意的为我好。
走在路上,我们的身体有时会相碰触,有些关于性的感觉会弥漫出来,因为我有时候也会对女生有好感,喜欢女生,所以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这种感受,让我不知道怎么办。其实最困扰我的是,我自己的这种性取向,我觉得是在主流价值观之外的,我会怀疑自己有问题。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个我在工作上认识的朋友过来了,她是独立的艺术策展人,本来准备和她聊聊展览,交流学习一下,也乐呵一下,发展友谊。但没想到她是带着目的来的,她想让我去给她五一假期的活动帮忙,付我一点薪水。
因为做手术的原因,在吃晚饭交谈的时候,我的精力已经不济了,跟不上对话的节奏,还有一些社会常识,我也是不知道的。
这时我的好友和这个策展人聊了一会儿,表示她可以去给活动帮忙。我是生气的,气自己的精力体力还有社会阅历跟不上,我其实很渴望在工作事业上的成长。还有气自己跟同龄人相比,就跟我的好友相比吧,我的很多社会经验是比不上她的,更别提薪资水平,物质消费水平。在某些能力上,我也比不上她。
之后,我的好友跟我单独聊了会,说要找准个人定位,她说我是创作输出型人才,而她自己在运营社交方面更擅长,所以她会想给这个策展人帮忙做场务,突破一下工作方面的瓶颈。
她还给我分析了我的优点和缺点,定义我,让我在擅长的领域发力就够了,这种场务的工作不适合现在的我,不仅是身体健康原因,还有这不是我擅长的领域。
我其实是很生气的,但是我又深深认同她,回家之后不停的否定我自己。
不过我明白自己在成长,认真做事情的话,什么事我都能做好,我不是一个受限的生命,我也不想受局限,被定义。但我还是会陷在头脑的否定自己的模式中,觉得自己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疾病,不是正常人,眼睛又出了这种事,更比不上健康等各方面都不错的同龄人。
我会觉得自己落后他们一大截,我永远比不上同龄人,这一直是我的痛点。
我也想不通,为什么疾病总是要找上我?!我做错了什么吗?!如果没有这些疾病,我是不是会比现在生活和发展的更好呢?
文章索引
01
当我们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是离开和遗弃自己的表现。
02
自我否定,不仅离开了自己,更是转而对自己的攻击。
03
当我们活在头脑固有模式里,聚焦问题的时候,批评指责否定就无法避免,从小到大被否定的能量会环绕在生命里,否定自己就成了很多生命的常态。
04
从羡慕嫉妒恨生气愤怒里,常常能看到否定自己的力量在运作。
05
我们要怎么对待内在总被否定的自己呢?这需要深深看到自己接纳自己,特别是一路活出来的那个自己。
06
接纳自己,并不是一个观念,而是在自己和自己的关系里一种体验出来的生命关爱施予自身。
07
父母看得到孩子生命本身,欣赏和爱会如影随行,这是孩子最需要的内在营养。
08
对红尘自己的看到,对自卑精神实体的接纳,在空性慈悲的内在心灵空间可以进行得彻底又美好。
09
被接纳、赞美和肯定的生命往往是对外敞开的,学习并丰盛自己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选择。
10
即使是糟糕的现状,对我们也并非一无所用,我们会依赖其中的部分,不愿意离开,所以改变其实这是很多人的口号。
11
进入内在,接纳自己如是的真实,改变才会发生。
12
一方面依赖旧有的状态,一方面又抗拒其中糟糕部分,于是内耗会持久,彻底改变不会到来。
13
父母和社会总是用一套套标准要求等将孩子和TA自己剥离开,父母评价判断出来的那个TA取代了真正的自己,于是假性自体被认同后,孩子否定自己就有了真实不虚的心理现实。
14
父母创造的接纳允许欣赏尊重肯定赞美支持,就是孩子远离自卑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