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请你对TA说】不急 反而最快

【请你对TA说】不急 反而最快

作者: 哄哄1209 | 来源:发表于2021-07-25 01:53 被阅读0次
    倾诉者说

    准备写之前,照例在内心做了"一番斗争"。

    焦虑了这么多年了,看来是不可能干掉这个焦虑感了。

    内心一直都是怀着要做好一件事的愿望,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反复酝酿考虑很久,下不定主意,特别担心做错了决定,走错了方向,甚至于到后来无可挽回的地步。

    我想起了人生几次重大的事件,也都是由我自己做的决定,没有任何人替我去真的分担做决定之前内在的彷徨无助和害怕等等。

    这几个重大事件,现在看来无一不是以“失败”而告终,而在当时的阶段来看,也是举棋不定或者不得已而走出那一步的,所以“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未知的或者说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是高考失败,我听了当时流行的说法(奇数年不适合复读,因为来年高考会很难,会比较吃力。),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地选择了当时让我不怎么看好的那所二本院校。记得当时拿到录取证书,我的心都凉了大半截,班主任老师安慰着说:哇塞,这个学校好漂亮啊。其实当时他应该是看得出来我的不满意和低落感的。

    第二件就是大二刚开始,我抑郁了,然后是失眠,在学校,哪怕走在路上还有寝室里也显得格格不入。然后就是被迫休学了(学校也建议我办理休学,当时参与了校内心理咨询,也接受建议去了外面的医院接受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但最后都没有成功,我依然还是很害怕担心自己的未来,我知道自己那样的情况,以后是不会有前途的。)。

    休学期间,我没有离校,而是在学校所在库区那座小城(重庆万州)里到处走动,穿街走巷,还把从学校后山远眺可以看到的另一面山也走了个遍,那时候站在制高点,心里也会稍稍自由开阔些,虽然内心依旧是孤独悲伤的。

    跟当时另外一个大我好几岁的同班同学,一起去重庆主城区做心理咨询,一起吃美食,然后又回到小城,一直待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才离开的。

    更遗憾的是,这一离开就注定了以后与这座城里的这座学校永远的别离了。

    前面描述的事情发生时间就是05年的高考,然后是06年下半年的大学二年级(上学期修的学)至08年初(离开)。后来算好时间,跟我一届的同学09年毕业,我也在这个时期返回了学校,记得还跟他们一块照了毕业照的。

    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和我说过教育部关于本科六年学制的说法,所以最终当我12年在社会上攒到了钱,准备重返校园继续读书时,学校告知我已经过了六年学制期限,不能再继续读统考的本科了。

    再然后就是我决定回学校,看能不能自考或读个成人高考等,在回学校前,当年的11月份先来的武汉,准备参加了雅心的初级班后再回重庆。

    然后这一次课后就一直留在了武汉,那个库区的万州小城,就被我抛在脑后了,自此,我也就再没有回过母校。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特别敏感,特别容易悲伤和带入情感的人,看电视经常会哭出来,在雅心的QQ大群在线分享和陪伴中也是,甚至到了现在,随着自己在课程里的学习以及课下的体验分享陪伴,还有在亲密关系里跟女友(我跟她就是在雅心团队里认识结缘的)的相互陪伴和成长,在雅心这个爱的大家庭,一个整体的关系实验室里,我更是经常会感动到泪出,有时真的是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我知道这六年里,自己是有很大的进步的,特别是说到五大关系(婚姻伴侣亲子职场,还有自己与自己的关系)里,我与自己的关系是有很大改善的。

    从前的自己,特别是从大学抑郁那时候起,最先是形容枯槁,像一个行尸走肉一样,那时候只是活着,而且是痛苦地在活,当然也是顽强地与生存在作斗争,有些厌世可又不想放弃生命,不甘心。

    到后来在亲戚身边工作生活,母亲也同在一个城市里,离得不是很远,我感受到了家庭亲人的温暖关怀,但依然是一个与周围环境有些格格不入,而自己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深陷焦虑恐惧中的生命。

    再后来大概是我自己读书,接触心理学,知道与父亲的关系极大地影响着自己,走不出那一步,就会永远被禁锢在痛苦的泥沼和牢笼里,所以最后在10年2月份,我离开了母亲,姨妈和舅舅家庭所在的那座城市,去安徽巢湖高沟找我的父亲。

    当时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要去干嘛,但是我带着一颗近乎逃亡的心,不顾亲戚们还有我母亲的反对,要逃离他们身边,因为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内在的不自在,还有那时候在那边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让我痛苦到难以自拔。

    再后来就不赘述,我见了父亲,挑开了一些事,但并没有起到根本的改变,他只是通过我去找我母亲了,也许是去解决他们夫妻两之间千丝万缕的问题了。

    我后来辗转了几个城市,黄山,黟县宏村,南昌,重庆,再然后回到安徽老家六安。

    再到后面,才是通过同学叶子认识小雷,来到武汉,那是第一次来武汉,时间是10年五月左右,那个时候听小雷说过亚新老师,经常提到让我上课,可我那个时候根本听不进。后来待了半年,还是回到了源头,又去找了我父亲,在他所在的城市苏州,找了钢铁厂的工作。干了差不多两年后,时间线与前面说的12年最终第二次来武汉衔接上了

    我们在回忆里浸泡自己,回味往事,其实看到的就是一个个过去的我们自己。

    刚刚我想到了小雷同学,其实跟他之间的朋友和同学关系,是我在成年生涯里维持的最长久也是比较稳定的一段,算下来认识八年了,但是我都没有真正地跟他说过一句谢谢。

    其实我才发现,自己自认为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恩和温馨等等之类话语的人,其实,是我这个人习惯了在这里,吸取爱和关怀,特别是后来认识了亚新老师,群姐,邹会,何凡,王彦军等同学,找他们帮忙,回应我的基本都是很热心,可我却几乎没有正儿八经地表达过谢意。也许真的是,有时爱意太重了,我怕自己还不起?或者是,自己有点羞于去和别人亲近,还是跟自己的那个不自在待在一起了。

    “问题”,对了,就是这个词。

    我脑海里随时都会冒出来的词除了焦虑就是它了。

    好像我在生活中,过度地关注了问题,把焦点都投射在这个上面,于是真的是重要的事情没有去做,去行动,反而成了老师课上经常说的救火队员,哪里有险情就冲到哪里去。想起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现阶段的关系里,是女友在替我承担,是她给了我一个家,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反而退到了她的后面,是她张开羽翼,替我遮风挡雨。

    而我就一直陷在自己的无力感里,陷在问题的世界里,睁开眼满眼都是黑压压的问题,好像我只能偶尔推开一小扇窗,透透气,感觉问题之外还有另一个维度的存在。 

    我也经常自问:为什么感到被问题包裹住的就会是我呢?为什么经常不开心,经常烦恼缠身的也是我呢?为什么慌里慌张,惊慌失措的会是我呢?

    实际上,就在当下此刻,只要有一个跳出来看的自己,去看各种状况下的自己,就有一个稳定的我出来,老师也经常这么地教导过我们,只是我很少去真的用。

    现在记起来10年前后接触到的心理学,那时候书上看当下的力量,平静中心,马丁赛里格曼积极心理学,还有一个日本的心理学家也讲安住于当下的那个情绪里等等这些,其实回过头看,在那以后,在亚新老师这里的学习都呼应上了。

    甚至是像克里希那穆提书中提到的,静静地去观察一片树叶,水面的波纹,也都与亚新老师和群姐说的觉察和空不谋而合。

    问题一波接一波,周而复始,始终都在一个死的循环里,在一个圈子里兜兜转转。刚刚去买菜,阳光照在身上很温暖,加上空气里淡淡的桂花香,沁人心脾。

    回来路上,我突然望着小区里的绿植,感觉到自己从前经常都有那种春困秋乏以及情绪上的愁苦,是一种季节性的情绪病吗,还是长久地待在室内有些阴暗的房间里,一下子进入光照强烈的阳光下的那种不适应呢。

    我继而联想到,长久地处身于黑暗之中,突然暴露在光明之中,反而让人受不了那种光和热。习惯了冷再去接触热就会有不适应,而我以前也是这样的,不习惯温暖和关爱,有时候会让我有些不自在,有时身上会起鸡皮疙瘩,当然也有时会有暖流涌动,周身像有电通过一样一个激灵。

    总之,我太习惯于背向光和热,而屈从于黑暗和冰冷,现在有很大的好转了,可以带着一个觉察的我,知道自己在哪里,跟谁在一起,在做什么,有一个看着自己的自己,就像内心的守护神那种感觉。

    另外,我一方面自认身心有伤痛,一方面又没有真的将伤口暴露出来,只是独自在那里舔舐,这种不敞开也限制了自己,没有更多更快地成长。好在现在可以看到这些,也越来越多地信任自己,信任外界,越敞开袒露,越内心敞亮自在。

    就在刚刚,女友跑过来跟我说话,我说了她一句,她马上阴笑着回了我一句: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脑海里可以说一直有个问题的阴影盘踞着的,我有时称这个是一团乌云在我的头顶,,但是当自己可以带着觉察,去感受问题,感受陷在问题中的自己,阴影真的会散开,乌云也会消弭,这样一个空和静的当下的自己,才可能和女友有这么一句简单而活泼的对话。

    关于工作,最近一两个月,有三位团队的同学,都找到我,给我推荐工作。我对待这个没怎么上心,也没有明确自己的态度,就是往后拖的心态。接下来,还是先去这些机构看一下。

                  文章索引

                            1

    所有外在发生的延续,都和“我”有关——怎么看,怎么动,怎么说,怎么选择,互动出来的过程和结果,都在表达“我”自己,和别人无关。


                                02

    焦虑往往和深层次的不安全感有关,深层次不安全感和原生家庭以及个人经历有关。所以我们真的需要带着爱和慈悲去看望一路过来的自己。


                              03

    盯着问题不放,问题最终和我们如影随形,变成我们生命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头脑固有模式的成功,这成功反而是人类最大的失败,更是“紧箍咒”,戴在人的头上,难以摘除。


                              04

    对问题和焦虑认同,生命和生活就被“成功”隔开——看到太多一辈子急匆匆解决问题,干掉焦虑的人,鲜有人真正拥有生活。


                              05

    承认父母以及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为了形成一个僵化的定论——“父母皆祸害”,或者“原生家庭父母是我们生活不幸福的罪魁祸首”,而是让自己活在“真相”里,而且原生家庭以及父母的真相,并非“祸害”和“责任人”的真相,整体的真相,其实都是厚重的爱的承担的——竭尽全力后的最好!那些如是的整体的存在,才是我们需要去看清,拥有和前行的起点。


                              06

    承认“糟糕”的原生家庭,“糟糕”的起点,并不意味着糟糕的结局,反而是和“糟糕”的原生体验(原生家庭的糟糕体验)可以脱离,获得属于你整个生命独有的自由、成功、精彩、丰富和荣耀。


                              07

    觉察到女友给自己提供了“生命的港湾”,反而害怕自己活成“好吃懒做的”父亲,这里面蕴藏中生命的一种觉醒。


                            08

    红尘生命都那么美好、坚强,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一切——每个生命都带着“原罪”,在全力奔跑。


                              09

    看到并承认自己一路走过来的不易,是成熟生命对自己的肯定、接纳和赞美。


                              10

    必须真实,必须真诚,必须落地见底,才有真正的前行。


                              11

    受伤很重的生命,确实需要时间去疗伤和痊愈,请再多给TA一点时间!


                              12

    缺爱太多,失去亲密太久,亲近感脆弱的生命,确实需要大量的爱浇灌,才能真正复原,恢复生命本有的弹性和力量。

    “带症生活”是不逃避“红尘问题”,承认它在,但不受制于它的积极乐观。


                              13

    充满了爱的亲密、亲近是孩子最需要的生命营养。


                              14

    红尘生命自有其前行节奏、步伐和运作规律,我们需要真正看到并尊重。


                              15

    “带症生活”是不逃避“红尘问题”,承认它在,但不受制于它的积极乐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你对TA说】不急 反而最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jb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