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小记

作者: 小六六六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21:26 被阅读0次

又到更新日,本来想算了直接睡觉吧,偷懒好了,但是不能呀,因为今天睡下了下次可能就不想再更新了,这不是我想要的。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看的时间跨度真的很大,从去年到今年疫情的时候,终于静下心把整本书读完了。

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整个故事的章节。而是最后杨绛女士写给自己丈夫钱钟书先生的附录篇-记钱钟书与《围城》。

让我最动容的地方是杨绛女士记录钱钟书先生童年时代的记忆,在杨绛女士的笔下,小时候的钱钟书先生真的是一位“淘气”的小朋友,喜欢恶作剧,这个“淘气”在后来钱钟书和自己女儿的相处中也有体现(详见杨绛先生著《我们仨》)。

还有钱钟书先生从小就有的“痴气”,不会分辨左右,鞋子也是左右乱穿,穿衣服也经常前后颠倒。小时候玩的最乐的游戏是“石屋里的和尚”,就是一个人盘腿坐在帐子里,放下帐门,披一条被单,就这样坐着自言自语。

钱钟书先生小时候读书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杨绛女士写到,他读书还是出于喜好,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细, 甜咸杂进。好像所有的书在他的眼下都会变得有趣。

在书本里灌注不下的“痴气”,就洋溢在了家人身上,有一次中午杨绛女士中午临帖困了就睡着了,钱钟书先生就蘸着浓墨想给她画个花脸,结果杨绛女士的脸很吃墨,洗掉墨痕,脸都快被洗破了。钱钟书也在女儿阿圆肚子上画过大脸,结果挨了他的母亲一顿训斥。还有会在他女儿的被子里“埋雷”,藏一些大大小小的玩具,镜子,刷子,毛笔,等他的女儿阿圆惊叫,他就得意大乐。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真的有被逗笑,没想到钱钟书先生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也是因为有了杨绛女士的用心守护,也让钱钟书先生一直保有他别致的“痴气”。

这段叙述不多,仅占整本书很小很小的部分,但是看完却红了眼眶,或许是因为在杨绛女士的笔下,认同的不仅是钱钟书先生的学识修养,还有她眼里的丈夫是怎样真实的一个普通人。整个文字读下来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细水流长的爱意。

当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谈到了一对父母只生一个孩子的理论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很认真的对她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这是她没有想到的,居然会有人讲到父母为了用情专一而只生一个的。

《围城》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想出去。那究竟是人被婚姻困住了?还是婚姻被人给困住了?

有时间就把《我们仨》读完吧。

相关文章

  • 《围城》小记

    数不尽的脚印,走不完的前方。 每一个人,有一座自己的城堡,远远望去,斑驳而又优雅。我们经常把自己所经历的事与物看做...

  • 围城小记

    方鸿渐和鲍小姐的相遇,纯粹是为了缓解寂寞旅途一时的暧昧,纠缠时各取所需,分别后互不打扰,这种关系之间,虽有丝毫的意...

  • 围城小记

    数不尽的脚印,走不完的前方。 每一个人,有一座自己的城堡,远远望去,斑驳而又优雅。我们经常把自己所经历的事与物看做...

  • 围城小记

    第一座城:家庭 从孩童咿呀学语时开始,家庭便是我们的第一座围城。每一个在家庭的保护和父母的羽翼下快乐健康成长的孩子...

  • 《围城》小记

    又到更新日,本来想算了直接睡觉吧,偷懒好了,但是不能呀,因为今天睡下了下次可能就不想再更新了,这不是我想要的。 钱...

  • 读《围城》小记

    说来惭愧,尽管知道想要提高输出能力就必须加大输入,但是我始终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看完的文学作品寥寥无几。 最近因为...

  • 读《围城》而小记

    知《围城》己有数十载之余,期间只是慕其名而竟不得观之,只知书中有钱先生描写其形容婚姻为“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

  • 围城内 围城累 围城泪

    围城内 围城累 围城泪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围城内,围城内的人想走出围城外。 婚姻就像两个人合伙开公...

  • Web版扫雷开发小记(3)

    前篇: web版扫雷开发小记(1)web版扫雷开发小记(2)web版扫雷开发小记(3)web版扫雷开发小记(4) ...

  • 2020-02-28

    读了围城又深陷围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lo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