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第668天分享
昨天晚上,我的表妹打来电话,说她十岁的儿子撒谎。事情的经过这样的。表妹规定儿子每天放学后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可以看电视剧,动画片。她和老公有应酬。儿子晚上九点多打电话给她说,作业已经写完了。意思是说自己可以看动画片了。结果表妹晚上十点多回到家,发现儿子的作业有一部分没有写。她气不过训斥儿子撒谎,儿子还梗着脖子说自己不会。表妹忍着怒气,让儿子关掉电视补作业。一下子熬到十二点多才算写完。表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明很容易戳穿的谎言,儿子怎么就敢说呢?
多数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制定一些要求孩子遵守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规则的约束。如果孩子们处于无知或者是意外,或者是不注意违犯了父母制定的规则,可能父母的情绪没有那么大。假如说孩子们是故意的,而且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违反了规则却仍继续做,会把人逼疯的。
听完表妹的叙述,我安慰表妹:“孩子发生这样的行为,的确很让妈妈受挫。还好的是,妈妈能够这么快速去反思,寻找原因弥补漏洞。
表妹说是啊是啊,不想让孩子犯类似弱智低级的错误。
我说,对于成年人来说,孩子撒谎,而且是一眼就能揭穿的谎言,似乎的确很低级弱智,但是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可能说这个谎,是有意义的。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我保护。不是他们天生喜欢撒谎,不懂得是非对错,而是因为她们害怕被严厉的规则惩罚,先把自己保护起来。第二,因为他们在乎父母的感受。孩子非常清楚的知道妈妈和爸爸在乎什么,什么会让他们失望。因此,他们撒谎,对父母隐藏事实是因为不想让父母失望,让他们更难过。当父母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爱父母时,愤怒是不是会减少很多呢?
表妹说是这样吧。其实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辜负了父母对他的信任。这几天一直在讨好自己,企图让妈妈高兴快乐。表妹担心的是,怎么做,会让类似的情况不要再发生。
具体怎么办?我试着跟表妹一起探讨。
第一,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是改变的契机。
作为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你如何看待问题,看待问题的态度决定了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如果你视问题是一个麻烦,你会苦恼不已;如果你视问题是孩子成长的机会,你会利用孩子犯错时内疚之心,帮助孩子成长。因为孩子就是在不断试错犯错中知道了是非对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积累人生的经验。
我家小菲初二那年,竟然跟几个同学喝啤酒。我听说后第一个念头是,这是女孩子应该有的行为吗?但稍稍冷静一下,心想,也许她看着爸爸经常喝叔叔喝啤酒,好奇啤酒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呢!不尝尝怎么知道啤酒的滋味呢?还有一次因为车子限号,没办法送她上学,她说自己坐公交。结果呢,我发现这孩子出门走了绕道后,打出租车上学了。开始觉得作为父母被孩子欺骗的羞耻感让我冒火三丈,怒不可遏。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知道享受生活,比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幸福感更高,多好。
第二,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失望和恐惧。当孩子做了一些不成熟的危险的愚蠢的事情时,作为家长可能会发怒。可是发怒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呢?痛苦,失望,排斥,害怕,羞耻,这些感受,是什么让你会有这种感受呢?在这里,首先要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看看自己内在的感觉是什么?你真正担心和害怕的是什么?比如,当我听到小菲跟同学跑出去喝啤酒,我害怕孩子遇到危险,不安全;我看到小菲撒谎坐出租车上学,我痛苦的是,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对孩子失望,也是对自己教育的否定。看到这些,就明白了自己的很多情绪,跟孩子的行为有一些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自己对这些事件的认知。
第三,向孩子说出自己感受。比如担心,害怕,焦虑,失望等。家长说出这些,让孩子知道妈妈的脆弱的一面,知道妈妈真实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单纯为了要惩罚他。孩子最担心的是谎言或过错被揭穿后的惩罚,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做的不符合规则和要求。当父母真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冷冰冰的规则和惩罚时,孩子会跟发自内心的感动,会看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人们在批评和指责时需要自我辩护,感受到真诚相待时,也容易反思和敞开,孩子也不例外。
第四,问问孩子接下来我们如何弥补过错?
想象远比现实可怕的多。妈妈不跟孩子讨论结果,孩子的心可能一直悬着放不下来。当父母能够和孩子探讨如何处罚和弥补过失时,孩子的心才不那么忐忑不安。让孩子参与讨论善后事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孩子说出来的话,ta更愿意去做,积极主动性更高。
第五,问孩子“从这件事我们学到了什么?”父母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发展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有成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关键方法就是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尝试着问孩子:通过这件事,你对自己有了什么思考?或者问:如果时间倒流,你有机会重新做这件事,你会跟之前有什么不同?
你有困惑,我有咖啡,咱们慢慢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