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4290817/d4166ca7a8f96e2d.jpg)
周五中午在年级签到时,张老师说:”昨天30班表现怪好,课下下了功夫。”我说:“天天做无用功,不管有用无用都得做。”
为什么这么说呢?进入初三以来,由于课程难度加大,学习任务重进度快,以前基础差、习惯不好,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出现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现象。
最明显的有两个同学,虽然都是不学,其中一个是表现在面上,更厉害的是一个甲暗藏在心里。表面上的调皮捣蛋,他很单纯,暗地里的阴奉阳违,这是更需要关注的,他的危害和破坏力更强。
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上,甲同学用瓶子喷一个男生乙,瓶子盖上钻了一个小孔。老师过来问怎么回事,丙说,是甲同学喷的。
下了课甲去报复丙,往他身上、桌洞喷水,又引发几个人互相用瓶子喷、倒混乱现象,以至于把其他同学的身上和课本都湿了。
在29班上完第三节课,我到班里一看,发现地上有水,询问怎么回事?这时候,甲正用手指梳理他的秀发,头发上都是水,把头一甩一甩,如同鸭子扎蒙,浮出水面,头一摆一摆甩水一样,美丽好看极了。
甲低着头承认,自己干的。我把他叫到走廊,让他站好,如果按照以前年轻时候,我会先抽他几巴掌再说,不管什么原因,可是今天不行了,只要动手,就是老师的错,我把手紧紧的放在背后,强忍住怒火,看到他飘忽不定、比较散乱的眼神,心里又气又怜。他之所以如此表现,是说明他内心深处的无聊与空虚,他在学习方面不能证明自己,他需要在其他地方引起人的重视,好证明自己的存在。
我让他先叙述经过,他冠冕堂皇的说,谁在课堂上惹他,用水喷他,他被逼无奈才还的手等等。我说:“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我不否认也不全信,我会去落实。我首先想问的是你本身有没有错误?一个巴掌拍不响,为什么他们不惹其他同学?你认真听讲了吗?他这时候似乎不再张狂、似乎受了多大委屈一样了?”低着头承认自己的错误。
接着又批评教育他不该浪费水,更不应扰乱课堂纪律,让他回去把过程写一遍。我又陆续问了其他几个同学,由于其中一个课外活动时间需去操场,第二天又询问了一下,并让他们书面写下来,事情的经过和开篇说的基本一样。
语文课上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我结合昨天事情,给同学们讲述了《四块糖》的故事。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王友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陶行知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作为校长的陶行知一定会狠狠地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可是结果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可一见到王友,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第二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学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送给王友,说:“为你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果。只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果没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我说:“在陶行知先生眼里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他相信人人能接受教育,人人都能做好,在我眼里和心里也是一样。”同学们不由自主的笑了。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其中一些经典语句:
1、教育者创造的是一个个真善美的人;
2、教师应创造出自己崇拜的学生;
3、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了造粪之外,便无一贡献吗?
4、罗丹说:“恶是枯干。”
尤其第三句,好多孩子羞愧的低下了头。
中午休息时间,我又把这几个同学叫到办公室,先表扬他们几个在体育节上的优异表现,为班级获得荣誉,证明自己的实力,展示自己的风采,又结合这次的事情,指出不足。要明白此时此地此身的道理,知道自己的身份,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最后他们都认识到自己错误,表示下不为例。
周五下午放学时,我问苗珂:“将来你愿意不愿意当老师?”苗珂摇了摇头,表示不愿意。
我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学生都和你、王乐萱一样懂事、自觉,当老师就容易了,正是因为有不同类型的学生,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才使得教育的过程充满艰辛,才体现教师的伟大与无私。你也应该感谢某些同学,让你懂得人和人不一样,将来更好的与人相处。当然学校教育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还有家庭教育、个人自我教育,如果走到社会,还有社会教育。”
当时王乐萱在扫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