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凡镇,我是赵老师。
平凡的世界,开篇第1章的结尾,是刚上高一的郝红梅。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大结局,是寡嫂惠英,带着明明,迎接孙少平回到大牙湾。
巧的是,都是在中午,路遥就是这么偏爱中午,就像我们大多数人,喜欢早晨一样。
今天的话题是,平凡的世界,结尾是绚烂归于平静吗?
我的读者大多是有了孩子的父母,面对生活的柴米油盐,是不是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悟呢?“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姜育恒的这一首《再回首》,是1990年的全国十大金曲,也是他在1991年的春晚,从甄妮的身旁站起来,走向舞台中央唱的歌曲。
这个时候,路遥还没有去世,平凡的世界刚刚完稿两年,还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不过,时代,的确已经是两个时代了。
再回首和平凡的世界之间,是否有一些共同的底色呢?有的:
留下你的祝福
寒夜温暖我
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
.......
再回首恍然如梦
再回首我心依旧
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回到路遥,他会怎么看待这个无尽的长路呢?这是我们理解平凡的世界的一处关键。其实,这个问题,和另外一个问题“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是不是不如他写的人生好?”,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致的,是可以共用的。
路遥不愿意,继续走写作人生的路子,他想脱离自己的舒适区,突破自己的创作,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黄平老师的观点是“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路遥是在反对路遥”,路遥是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路遥在倒退。
我有没有论据呢?有的,那就是路遥生前跟他的同事晓雷透漏过,在平凡的世界之后,他的其中两个写作方向和心愿:
一个是写一篇比《人生》长一点,比《平凡的世界》短许多的小说,20万字左右,写黄土高原上的亚当和夏娃,写男男女女的幸福和悲歌,写家乡老槐树的生命,写在黄土黄沙中,积淀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来表达他对自己早夭的妹妹,和逝去的初恋的祭奠。
另一个是计划的长篇巨作,大约百万字,名字就叫《十年》,用交织穿插的方法,写下他对那个特殊时期的看法和剖析。
也就是说,我们本来可以看到第三个,第四个并不满足现状,要从不同方向探索的路遥的,可惜了,他的生命到头了。
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个人和一组画面,这个人是《中国诗词大会》,2018年第三季夺冠的快递小哥,雷海为。这一组画面是《中国好声音》,B站上的UP主,甚至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等等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在各种不同的舞台上,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小有成就,更多的人是各有所得。

这个社会变化太快,35岁大厂失业,40岁人生归零,有许多躺平的声音,对这种情况,我感同身受,我可以来共情,我可以去理解,但是我还是想平凡如我,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仍然值得努力前行。
就像第二个路遥一样,就像规划中的第三个路遥,第四个路遥一样,这可能是在冰冷的世界中,路遥和平凡的世界,带给我的一些温暖:可能并不伟大,却可以说珍贵;可能会有破灭,却终究拥有过;可能迷失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再次站起来。

所以,我感谢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