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出差去武汉开一个标准的专家评审会,领导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出席让我前去。会上被专家们一顿狂怼,被怼的哑口无言。大致分两类情况:1.我对技术内容不清楚不熟悉,专家提出的意见我不知道如何回答;2.我对技术点有把握有观点,被声势上压迫的无力反驳。
这件事情让我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我未来的职业发展长板在哪里?
女性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参会专家里,一共20~30号人,除了我之外,其它都是40岁左右的国企男性(还有另外一名书记员,参编人员,但是不用回答问题)。也是现存行业现状的缩影:男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我如果想要在这样的职场环境中去想要得到提升,真的很难。那是否能另辟蹊径呢?我的优势和长板能够体现在哪些方面?
*专业技术能力?70分吧,部分工具和技术严重短板,譬如开发程序和某些专业软件操作。
*社会活动和交际能力?60分吧,长袖善舞+应酬+懂人心,也还是男性更加放得开也吃得住一点,自己心还是比较软的,狠不下来。
这是现状评估,对未来预期管理,涉及到未来自己的心力和脑力
*心力——我愿意投入并花费的心思程度,60分吧。生活和工作都很重要。60分已经够多了。
*脑力——脑力就是自己的聪明程度、积累的底层逻辑的外部显示。已经完全过了靠充满能让自己凸显出来的年纪了,对人性的洞察、积累多过于书本的输入输出。这种情况下,给自己40分吧。从来都是心力拖着自己的脑力去前行的一个人。
当然,所有评判打分,都是我自己对自己的。但也许其他人不这么觉得,但我感觉和我层次差不多的人,大致和我的大分占比差别不会很大。也就是意味着说,也许大部分同事(和我同层次的人也是类似的想法)
那这样看来,我的职场的长版还是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所以我还是得花心力和脑力去投入更多去让自己的职场长板更长。
上周工作坊讲到的一个点我很认同:一个人能够把他讨厌的事情做好是一个人的下限,但一个人能够把他喜欢的事情做好是一个人的上限。关键是,对于现状,我对目前的工作评价是:不讨厌。什么时候能够把不讨厌变成喜欢?又或者我能找到我喜欢的事情?
心力少一点自我评价,也许会多一些自我喜欢的空间。学会聆听,聆听自己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