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枢纽》

《枢纽》

作者: 羅_ruby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21:29 被阅读0次

罗胖今年的跨年演讲中的其中之一个脑洞,介绍了施展的大历史观--- 枢纽。之后完整听完得到的分享课程,感觉很爽。但其中信息也很多,着实需要好好读一读。

一个迅猛崛起的大国,其崛起本身会造成所处体系的深刻变迁,过去所习惯的参照系不再起作用,基于该参照系所设定的国家目标也会失败,往往会陷入一种深刻的身份焦虑,无法说清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当下中国的身份焦虑,实际上表达着对新的历史哲学或者说新的历史叙事的渴求;人们渴望通过对于中国各种特殊性的统合性叙述,来寻找中国通达于普遍性的根基,以化解对内对外的各种精神紧张。

“何为中国” 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是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就是未来学。

中国的根本特殊性在?1. 中国是一个轴心文明的载体。所谓轴心文明,BC800年到BC200年之间轴心时代出现的原生性文明。这个时候出现的中国文明,或许承受到过其他文明的激发,并且在后续的年代中吸纳了很多其他文明的精神资源,但其内核中一些原生性的东西,作为基本识别要素,始终存在。轴心文明的特征在于普世主义取向,绝不局限于一族一地,而是以天下为思考单位;对应地,轴心文明不会设定自己由某一特定族群担纲,它所关注的只是文明本身是否获得普遍传播。

一个庞大政治体的自我维持,与轴心文明的存续,是两个独立的逻辑,并不能相互解释,但是互相有需求。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中国历史的时间结构   帝国的吸引力不在于威慑,而在于其文明。

中国历史已经经历了三个半大循环:

第一轮,是商周的封建社会的大循环

第二轮,是由汉至唐的豪族社会的大循环

第三轮,是由宋至晚清的古代平民社会的大循环

读后感

1. 时间走到了一些结点,中国作为大国有其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这是无法逃避的,也是必须承担起来的。

2.关于想象力,科技创新需要想象力,对历史角色,国际关系也需要想象力,而这想象力要基于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历史发展的深刻理解。所谓成在格局,拜在计较。在处理大国关系时依然想象力。

相关文章

  • 枢纽

    今天读了施展老师《枢纽》这本书,受益匪浅。随着当前中国不断崛起,我们总在思考国家的未来,但是我们其实并没有想清楚中...

  • 枢纽

    这是罗胖在深圳卫视2017跨年演讲极力推荐一本书,其在书中仅摘录中国作为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国家枢纽一点展开演...

  • 枢纽

    本书将以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个特征作为线索,解释三个让我们感到困惑的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第一,中国为什么能长期维...

  • 《枢纽》

    罗胖今年的跨年演讲中的其中之一个脑洞,介绍了施展的大历史观--- 枢纽。之后完整听完得到的分享课程,感觉很爽。但其...

  • 《枢纽》

    “超大规模性”是历史中国得以长久维系和兴旺发达的“枢纽”,也是现代中国能够跻身世界前列,在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主力作...

  • 枢纽

    关键词,变超大规模性 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中国是所有古代文明里能延续至今的国家。 2.为什么中国近代落后了?...

  • 枢纽

    关键词,超大规模性 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中国是所有古代文明里能延续至今的国家。 2.为什么中国近代落后了? ...

  • 《枢纽》

    繁华都市人潮涌, 面如桃花醉春风。 头上轻轨穿云过, 脚下地铁走游龙。 立体交叉步坦途, 不须疏理自然通。 南来北...

  • 枢纽

    1. 南京条约: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这五个地方 2. 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决定了中国长久的统一:1. 中央政府...

  • 《枢纽》

    关于作者 施展,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青年学者,工科出身的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得到”App 大师课《中国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枢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rz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