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05/e65263c87abbe7a0.jpg)
Mary Renault 的《亚历山大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借着善舞的波斯少年的目光一路追随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步伐,在波斯希腊東西方文化冲突融合的滚滚历史烟尘之中,爱欲、征服和阴谋相互交织成为转动历史年轮的部件,在恢宏的惊心动魄的大事件背后那些柔弱卑微但又执著坚强的情感总是比历史事件本身更让人驻足动容。可惜内地只译出一册,译者文笔相当优美,期待早日把三部曲全部译出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05/d4f1e174c65e287d.jpg)
“她记得,在她位于阿尔巴特大街与斯威特谢夫•弗拉哲克巷交界处、现已不复存在的童年寓所里,曾经有一个书柜。在书柜的第二格里住着一位探路者,他带领我们远赴善与恶的错综纠结之地。”
这是书中茨维塔耶娃的一段回忆。俄罗斯的苦难与俄罗斯的文学是无法剥离的双生子,现实多残酷,文学就有多震撼。这本沿着地图一路探寻俄罗斯文学史的书,从前苏联的权势人物莫洛托夫曾经住过的一套公寓开始,追寻莫斯科那些古老的大街和著名的街巷,然后脚步开始扩展到周围古老的城市,曾经成为权力中心的別墅,诗人、科学家、征服者往来其间,从诺夫哥罗德到伊尔库茨克,从塔甘罗格到摩尔曼斯克,流放者的脚步从未停止,但是从未让文学低下高贵的头颅。在俄罗斯漫无边际的荒原与冻土之上,文学如同寒夜的火焰趋人向前,让人敬畏。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05/3e06aeab4b1f9501.jpg)
因为对近代思想史被迫发生的强力转型异常感兴趣,所以罗志田先生的书几乎是出一本买一本。从传统的士如何成为近代的知识人,守旧与趋新之间有无具体的区别,陈独秀、林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有如何的心路历程,成为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自序中罗志田先生有这么一段话:“人类今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际、群际、国际甚或天人的冲突,往往衍为对峙。有些长期积累的畛域,或不那么容易泯除,却真有'浑融'的可能—有所存留、有所超越。不妨学学近代中国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先放弃中西新旧甚至所谓普世等分类前提,直观各文化中可以令人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的思想资源,或真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样的思考才应该是一位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05/a9f16228c084863a.jpg)
今年终于将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 》读完了,鼓掌!传说写了七年的时间,因为切入的角度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缘故,从民间的信仰入手,特别在当下这个时代对思想史又回应出不同的思考 ,是相当难得学术含金量相当高的作品,建议重印精装本,字体放大,这样读起来会轻松愉快很多。葛兆光先生的《唐诗选注》《宅兹中国》都是不容错过的好书,对葛兆光先生的学问完全处于深深敬仰中。2014年还读了些别的好书,可能就没时间总结了,2015年决心勤奋一点,每一本书单独写一篇读后感,新年愿望嘛....快拿更多的好书来砸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