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读书笔记』
《学习之道》芭芭拉·奥克利
从校园到社会,我们一直都在学习。不论是书本知识,还是生活技巧,又或者职场技能,我们总是在不断输入,却很少有人真正去研究,怎样学习才会更加高效。
作者从高中开始就是数理小白,结果成为了工程学博士并留任教授。你想知道的,从“学渣”晋升为“学霸”的高效学习技巧,都在这本书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5878/e5b6dcac649ef91f.jpg)
十个高效学习法则
1.回想:读完一本书,上完一节课,过完一个项目方案后,运用大脑的记忆,尽可能的回想所有内容,至少记住几个要点。
可以在走路时回想,小休时回想,上厕所时回想。这些回想的过程,就是你在绘制自己知识地图的过程。对于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有了大致的记忆,即便是路痴,也能记住关键路标,在下一次出发时,准确到达目的地。
2.自我测试:虽然我们都讨厌测试,但是检验是了解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式。步入职场,已经不会再有人抽查你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你必须靠自己的自律,来对自己进行检验。
在阅读前准备一张卡片,写上你需要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阅读完指定章节或内容后,开始在卡片另一面写上自己的答案。类似的检验,可以帮助你用输出来倒逼自己输入,更加高效的阅读和学习。
3.记忆组块: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隐藏的知识与技巧,也在这样的碎片化中被我们无视了。这时就需要“记忆组块”来帮助我们,把碎片化信息分门别类的放入我们的大脑,让其形成组块。
搭建组块的过程,就是在理解知识,使用知识的过程。当你需要用笔写字时,去笔筒中找笔,一定会笔在抽屉里找笔快很多。学会记忆组块,归纳分组,把每个知识框架化存放于大脑中,这样当需要用到时就能迅速提取。
4.间隔开重复动作:不论学习什么,都不要安排的太集中。就好像游泳运动员,训练的时候不是天天泡在水里,而是会进行一系列地面训练后,才会进入水中。
人的大脑,就像一块肌肉。一次只能处理某个学科上的一定内容。想要练出肌肉,最好的方法是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训练,每次训练的量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
5.交替使用不同的技巧:做任何练习时,都不要只使用一种解题技巧。否则在一段时间后会让自己陷入固定思维中。人本性是懒的,一旦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个方法,在做相应练习时就会失掉第一次练习的警惕心。尤其在考试时,一旦认为自己已经懂了,可能题目都没看完就开始动笔。
所以在训练自己思维时,就可以尝试从多个纬度与角度进行分析。不要把自己固定在一个位置。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达,达则兼济天下。
6.注意休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精力不够时,做什么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与其长时间的低效的学习,不如在休息半小时后,用45分钟来专注的高效学习。
第二天如果要上班,一定要早点休息。除非你的工作是“试睡员”。
7.使用解释性提问和简单类比:不论什么时候,如果遇到了极其难懂的概念,一定要自己思考一下,怎样表述才能让一个10岁小孩都能听懂。
马斯洛需求原理,要把五个需求记全不是那么容易。类比成吃饭就显得简单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15878/d64ce72132129730.png)
生理需求:能不能吃饱饭。
安全需求:吃完这顿还有没有下顿。
社交需求:有没有人陪着一起吃饭。
尊重需求:能不能自己决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自我实现需求:能不能把吃不完的菜打包,送给其他没饭吃的人。
8.专注:不用多说,你懂的。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定要将那些可能干扰你的信号源做隔绝。
如果手机是你放不下的干扰源,建议可以尝试使用番茄钟APP,设定专注时间,到点后才能解锁使用。或者可以把手机放在看不到,伸手够不着的位置,亲测有效哦。
如果觉得自己容易受周边环境干扰,可以网上采购隔音耳罩,每当我开始写方案或者看书时,就会带上隔音耳罩。虽然它不一定能完全杜绝外界干扰,但它可以起到心理上的屏蔽作用,带上耳罩就意味着开启专注模式。周边的人也会因为注意到你带上了耳罩,而减少与你的互动。亲测有效,强烈推荐。
9.困难的事情最先做:最清醒的时候,一定要先把一天中最困难的事情先做了。这样的话你很累的时候就不会说:今天有点累,不做了,明天吧。
10.心理暗示:当某个时刻你想要放弃时,一定要给自己暗示。
可以想象,完成这个任务后喜笑颜开的场景,或者是不能完成,意味着自己终生碌碌无为。放大完成的收益和完不成的失落,并想象出具体的场景,可以有效激励你开始行动。比如减肥这件事,你一定要试试这个方法。
还可以在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地方,写上自己喜欢的话来激励自己。我最近给自己贴上的标语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了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拒绝空想,以实干的姿态不断前行。
阅读收获
不了解学习原理的时候,只能以重复动作来强逼输入。当掌握了高效学习法则后,学习就变得事半功倍。如果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再大的决心和毅力也无法帮助你显著提升自己。
学习之道在于:思考、学习、践行。高质量的思考来探寻自己的需求,高效的学习方式吸收知识,以强大的决心和毅力,践行所学的方法并不断修正前行,一定能达成所想。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019.6.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