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期致知班第二大组第三小组第九封家书
时间:2020年4月16日
姓名:卢珍娟
主题:自省 利他 致良知
尊敬的博仁老师,大爱付出的志愿者老师们,亲爱的第二大组,第三小组的家人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山东平度的卢珍娟,非常感恩阳明先生的智慧指引让我能与大家一起继续学习。今天由我来写家书。我感到深深地自责。一开始我纯粹是抱着没事给自己找事做的心态加入了进来。自己的起心动念处就是错误的。当然前提是我对阳明先生还是非常喜欢的,一开始我的热情很高,每天大声朗读原文,听导读,可是后来我看到有的同学都是应付的时候我也跟着应付起来,有的文章是有点拗口难懂,但是现在我进入致知班之后发现没我想象的那么难,每天认真看原文译文听导读的话还是不难理解的,慢慢我也发现良知学院的体系也真是做到了良知,润物细无声,让你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悟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很庆幸自己又跟着继续学习,最近我豁然开朗,终于才搞明白了“格物”““心即理”“亲民”“至善”“知行合一”“传习录”这些词的意思,说实话,这些词我一看到就感到抽象,像经一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又说明自己的懒惰之心有多重,老师导读到哪里就学到哪里,都不知道自己往下预习一下。读《大学》也是每天在读,囫囵吞枣,并没有理解。“格”就是去除人心中不正的念头,以保全心的本体的纯粹中正。“物”就是指的“事”是从心上来说的。“心即理”就是说心就是理。天下没有心之外的事情,心之外的理;“亲民”亲就是仁爱百姓的意思,就是利他;“明明德”就是自省,就是修己;“至善”就是“穷尽天理,无丝毫人欲私心”“至”就是志向。“知行合一”知与行是一件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自己之所以没践行好就是因为没领会道理。没有诚于己。“礼”即是“理”理表现出来的可以看见的部分就是“文”,“文”隐藏起来,看不见的部分就是“理”,它们原本就是一个东西。“约礼”就是让自己的心纯粹就是一个天理。由着天理表现在什么地方,就在那上面去学习存养天理。也就是“博学之于文。”博就是专的意思,博文就是唯精,约礼就是唯一。外在唯精内在唯一。心所生发的就是意,意的本体就是知。意的对象就是物。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虽然自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我自己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遇到事情心定了,会反思了,这都是这短短二百多天的改变,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走向致良知的光明大道。
进入了致知班之后,开启了新的学习方式。我也是很忐忑,就把所有的要求都打印出来,仔细研究了一遍,增加了每天签到传家书的功课,我觉得是挺好,正好可以督促我早上早起,以前我都是早上五点半起床读书做饭,可是疫情来了之后因为不上班了,这作息规律都受到了影响,感谢良知学院让我又走上了正规。第二个新的学习方式就是看每位家人的家书,通过家书我们可以了解家人,增加彼此的归属感,向他们学习优秀的地方,以此来对照自己,让我们在致良知的路上少走弯路。这两个举措加深了家人之间的联系,让家人们越来越有成就感。
昨天跟孩子一起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孩子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老师,有的家长推荐了这部影片,我们就利用时间看了一下,孩子被里面的情景深深震撼了,原来还有这么穷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那么脏,当老师也不容易,我的教育孩子的目的达到了。魏敏芝勇敢倔强却又不善于表达,她牢牢记住了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永不放弃。也许我们都觉得魏敏芝一根筋,但她一心想找到学生的精神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我学习阳明心学的态度,认准了就坚定的走下去,唯有执着才会成功。
致良知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要我们能启动内心的良知,诚于己,恩悲敬,不抱怨,不说谎相信我们都做好任何事。
在致良知的道路上,我也是阳明心学的初学者,在践行的时候也有不中立,傲慢好胜的地方,恳请家人们给我点评责善。
感恩博仁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班委、组长的无私奉献,感恩家人们的砥砺前行。
卢珍娟鞠躬恭敬敬上
期待孙勇老师明天精彩的家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