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自己在2018年读书读的不多,心里很不是滋味,整好期末考试期间课程安排不是特别的多,提升了自己刻意读书的安排。很多时候,我会通过阅读来先寻找一种心流的状态,读老俞的书是最合适不过的。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这本书通过某公益组织,拿到了签名版。也正是因为读了这本书后,浮躁的心又进入到一种沉静的状态,于是就保持住了相对不错的读书状态,我又将老俞过去的书拿回来读,希望心中的梦想再燃烧一下。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老俞这本书我是第三次读了,第一次读是在北京,第二次读是在上海,第三次读是在重庆。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他开始了再一次的创业,帮助更多的人,老俞将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才是自己的成功,他这样对成功定义,让我由衷感动。我也开始反思,在我的生活中,我能帮助多少人成功呢?如果说助学、传授知识是一种方式的话,其实我也希望有机会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帮助更多的人,助人,助人,助人。
同时,老俞在书中也写了很多关于创业的感受和反思,互联网创业和实体创业上,我开始产生了敬畏感,我很害怕,也开始更加尊重那些风风雨雨走出来的草根英雄,任何企业活下来都很难。
《梦在青春在》是我读博士的时候读过的一本书,当时读了两遍,这一次又读了一次。老俞有徐小平、王强这样的朋友帮助他,也是因为他有一颗傻傻的心。老俞认定的事情他会继续的坚持,3年的考学生涯让他做什么事情都很放得下,认定了就去做,让我想起自己考topic考了5次才拿到理想的分数,在无数次想放弃、还有在强烈的无助感下的那种感受,让我永远忘不掉。老俞作为榜样时刻鼓励着我。
《AI·未来》12月底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开始读李开复的《AI·未来》,其实关于人工智能方面,这是开复老师的第二本书了,里面也对未来的AI趋势做了一些判断,结合营销领域来看,AI必然成为工具进入我们的学术生活。我也在一直反思自己如何运用爬虫技术做新的研究,如何让自己的学术推进能够更加智能。学术方面很多综述、统计都已经可以利用AI实现。书中的内容是一方面,看到开复老师重新恢复健康,更值得关注。2016年读书的时候,开复老师的《向死而生》给我很大鼓励,开复老师加油。
《富爸爸: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1月份,也读了罗伯特清崎的《富爸爸: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这本书其实是“富爸爸”系列的升级版,也是图书出版20年后的一种新阐述。2018年大量的项目倒闭,经营失败,我开始重新反思钱这种东西。也开始督促自己重新梳理各种项目的投资逻辑。通过对不同项目的跟踪和反馈,一手数据的反馈,丰富案例的同时,也在丰富我对项目的理解。富爸爸系列是我特别喜欢的,也会是让我持续读下去的书。
《变量》何帆《变量》是我在重庆机场买的,飞机上阅读完毕,整本书都是何帆老师这一年来的思考,从大趋势中去寻找小趋势,小小趋势不容忽视,是带动整个社会变动的关键因素。其中书中介绍了很多互联网创业领域的内容,农药无人机、智慧汽车、菜市场里的建筑学。里面一个故事让我最为感动,书中说某位从美国回来的大学教授是教建筑设计的,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去观察茶市场,跑步观察,走路观察。学生们其实观察后,回来都是一脸懵逼,完全不懂老师要干嘛,但是老师带着大家观察,看到的都是故事,一位小贩说每个月赚到的钱可以帮助孩子上大学。通过观察小贩的手,来感受一种来自城市“自下而上”能量。是艰难环境中的求生力量。
我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从2004年出国打工,之后我们整整有3年彼此没有见过面。我一人在哈尔滨读书,爸爸妈妈在首尔工作。我们交流感情唯一方式就是电话。我还记得大一时候的一个早上,老爸从韩国打第一个电话给我,我清晰的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他的声音很颤抖,我知道他很想我。告诉我没有钱记得要···挂断电话后的我冲到洗手间哭了10分钟。
2013年我重新返回韩国读博士,老爸强烈反对,他的工友和家里的亲戚都认为一个结了婚的人还读什么书呢,老妈不顾老爸反对继续支持我读书。老爸叔叔家的一个弟弟年级与我相仿,偶尔在韩国接的项目,也将钱转到了老爸的账户里。他看到我一个晚上能赚几千块,也才逐渐开始认识到读书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