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了三个群,人不多,活跃度也不高。虽然没有解散退出的念头,却也没有什么动力,想去把它做好。
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会没有动力?
最近有几个朋友聊到自己的群,都说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理由是做的不好,没有精力,没有时间。仔细的探寻,我发现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没有回应。
就像我自己,当我去群里分享一些知识,或者是读书的时候。长期没有人回应,我就会想,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人看,或者我分享的内容对他们没用,我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然后变得没有动力。当我想分享的念头冒出来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一个声音出来阻止,还是算了吧,没有人喜欢,你做的不好。
道理上我知道分享是送礼物,不必在乎别人的态度,也不必介意是否能够真的帮助到别人。但潜意识中这种被否定,不被认可的感受,却会时常出来捣乱,让我失去了分享的动力。
昨天安娜提到的一个点让我很有感触,在这个微信群泛滥的时代,既然没从群里退出去,说明这个群对他还是有用的。
想想自己曾经作为一个资深的潜水者,不也是这样吗?看着大家聊的热火朝天,我只是看着,听了别人的分享,觉得讲得很好,很有道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反馈。那在讨论者和分享者的眼里,我也是不存在的。
从今天开始,只要我进到这个群看到消息,就一定要给予反馈。哪怕是一个表情,点个赞,也让对方看到我的看见。
我们为什么会愿意在一个群里呆着?它满足了我们哪方面的需要。
1.能学到知识,找到问题的答案。
尤其是刚开始学习的人,在一个适合自己的群里,在别人的分享讨论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会帮你拓宽自己的认知,找到学习的方向。
2.被他人需要,找到价值感。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被别人需要,以获得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我们在群里分享的知识,或者是提出的问题、表达的观点,能够给到别人一些启发和帮助,就会在这个群里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3.好的氛围,让你找到归属感。
什么是好的氛围呢?是无论我是怎么样的,都不会被评判,不会被指责。在一个有开放思想的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说自己的观点,说自己的困惑,说自己的难题。会有人回应你,会被理解,被鼓励,被支持。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这样的氛围,在这里可以安心地犯错,可以自由地成长。那种被大家接纳的感觉,就是归属感。
4.跟他人有连接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我们需要跟他人连接,需要融入群体,融入社会。
当你的某些观点被认可,被理解,你就会在对方身上找到同频的感觉,和对方产生连接。
想要什么,就先给出什么,我想通过社群为自己带来什么,那我就先去为他人创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