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在公社里做了一辈子的饭,而最让他引以为傲的不是做饭好吃与否,而是他在公社做饭期间从来没有迟到过。
姥爷生活的时代物资没有现在丰盛,而且吃的多是大锅饭,所以我原本觉得姥爷的饭做得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吃。
后来吃过姥爷做的饭菜,觉得姥爷厨艺真的挺好的。
姥爷焖大米饭从来不用量杯量,他只要看一看,顶多伸手试探一下水的深浅,就知道水放的相应还是不相应了,放好水可以上锅焖了,开锅时候米粒个个舒展开来,软硬适中,米香浓郁。
姥爷如果要蒸馒头,一般都是早上九点多和一盆面,面揉好就放在一旁醒着。之后最少要揉三四回,等到下午做饭之前团好,做成馒头生胚,再醒,然后才上锅蒸,开锅时候,又白又胖的大馒头别提有多诱人了,而且,姥爷从来都不用酵母的。
姥爷做菜不喜欢炒菜,他总是做炖菜,姥爷做的萝卜条汤特别接地气,我自小就不爱吃萝卜的人能喝下两大碗。
姥爷炖鱼时候总是会放几片肉上,五花肉最好,先用葱姜蒜炝锅,然后把肉片放到锅里煸炒,炒出油来,才放调味料,大酱、酱油、醋、白糖、白酒,依次放进去,加汤烧开锅,然后把鱼丢进去顿,待汤汁烧得浓稠,关火出锅,再来一撮香菜碎点缀一下,一盘香喷喷的炖鱼就出锅了。
姥爷会做饭,所以姥姥在姥爷退休以后,就不再做饭了,都是姥爷做好了给她吃。
也许是家族传统还是什么,我的几个舅舅都会做饭,而且也都对自己的媳妇很好。
至于三个姑爷中,就只有我爸会做饭,我爸当兵时候做的是炊事班班长,这一点和姥爷很像,姥爷也是部队的炊事班的兵。
我妈妈结婚的时候是不会做饭的,即使我奶奶很开明,也还是非常不高兴,因为我妈妈不会做饭,还把我爸好一通骂,但是我爸爸一个字也没有跟我妈说过,而是在我奶奶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一次说话中无意带了出来。
妈妈是后来才学会的做饭,所以在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我爸爸说要我学一学做饭,我妈妈直接反对,她的理由很简单:她就是结婚以后才学会做饭的,也挺幸福的。
就这样我没有学做饭,但是我结婚前也不是不会做饭,简单的饭菜还是会做的。这大概要归功于每次爸爸做饭,我但凡在家就给他打下手,耳濡目染的虽然做不好,但是像模像样的也挺像回事。
我想一定是家族的某种未知吸引力,所以我找的对象也会做饭,也是在食堂做过饭的人,但是不是在部队上,他没有当过兵,这是他的遗憾。
当初结婚不久,我有一次做饭烙饼,没有做好,又干又硬,幸好公婆去邻村的舅舅家,没有给他们看见我出糗,然后他也什么都没说,下次烙饼的时候,他说他做,我第一次知道他会做饭,还做得不错,但是他平时太会掩藏了,我至今觉得他不擅长做饭。
人间烟火就在每日三餐中,我们的喜怒哀乐就在柴米油盐中,人生代代相传,饮食辈辈传承。
而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做饭了,包括我在内,点外卖简单又省事。
而且,四口之家,五口之家,乃至更多人的家少之又少,我们生活上好像变得越来越轻松了,而从大家庭中获得的温暖和欢乐也是越来越少。
记得姥姥去世后,因为姥姥临终的遗言,所以姥爷之后去我家养老,那个时候我和妹妹还没有成家,家里人口还不显多。
等到后来我和妹妹成家了,家里人口一下子多起来,最多时候八九口人,别人以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当然是一家人,但是我们这一个大家庭里四个主姓。
做饭的时候常常是女人上阵,男人也会来帮忙,家里除了小孩子,没有不会做饭的,所以人口多也没有觉得做饭难。
这样的情况就常常让我对象回他们家的时候吐槽他妈妈,他妈妈做饭总是等到人饿得前心贴肚皮了,才问吃啥?
婆婆不爱做饭,也不愿意让她的两个儿子做饭。
有一年过年时候,对象和他哥哥做的年夜饭,我和嫂子两人打下手,这让婆婆好一顿不高兴。
后来我想,她一定是嫉妒,公公比较大男子主义,油瓶倒了都不肯扶一下的人,哪里会给她做饭,她养大的儿子又给别的女人做饭去了,这样一想觉得她也挺可怜。
也听说过过去大家族里媳妇们是轮流做饭的,有婆婆刁的,对看不上的媳妇不止没有好脸色,就是做饭上也刁难。
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个婆婆吃了媳妇做的饭,说不好吃,咸了淡了挑剔不住,等到没人时候饿得受不住,偷吃饭吃得喷喷香,结果被媳妇看见了,又是媳妇不对,好一顿的斥责。
过去社会人的独立意识很弱,现今看谁敢给谁气受?伺候不了大不了一拍两散,不伺候了。
时代变迁,一切都在变化,而我们的变化是越来越好了,这是肯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