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旅游学院 作者:张小青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东方文化的起源,不但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也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全国人民包括全世各国的易经爱好者越来越多,那么为什么《易经》如此的受到世人的热爱和重视呢?简要地说:就是因为《易经》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不同的人从《易经》里得到的启示是不同的,军事家可以得到军事战略的启示;科学家可得到科学的启示;政治家可得到政治的启示;经济家可以得到经济的启示,我们普通的人可以得到做人的启示。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对我启示最大的就是谦卦。
谦卦,象征谦虚、谦逊。艮象征山、止,坤象征地、顺,地中有山。山体高大,但在地下,高能下,下谦之象。卑下之中,蕴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后己,所以谦象征谦虚。如此谦虚地待物、待事,所以诸事顺利。但是只有君子才能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谦”为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卦下为山,上为地,山体虽然高大,却能隐藏于地中,正是谦虚的体现。君子当有谦虚之美德,不骄不躁,虽才高而不自许,虽功高而不自居,如此方能保身,为明智之道。
谦卦由卦辞、彖传、大象、爻辞和小象四个部分组成。选取其中的一些卦词进行分析:
首先,分析爻辞中的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这是谦卦的第一爻。谦谦是谦而又谦的样子,谦谦君子指十分谦虚的人。人涉渡大河,往往危险较大,但因是谦谦君子,所以有利无害。用以比喻人事,常指人有谦虚之德,虽经险难,也可无害。
关于本爻辞的故事是关于曹彬的。曹彬为国家做了很多事,一直具有谦虚品质。后周世宗很看好他,让他在宫廷担仟要职,身份变了,地位变了,可曹彬的谦虚待人的品质一点也没有变。在北宋初年的时候,曹彬以周室近亲,得以封侯拜王,除了他的功劳,更靠的是他谦虚的美德。可见,谦虚的美德在“涉大川”的乱世是何等重要。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谦虚的美德也是人的应具品质,能给人带来吉利,免除灾祸。这就是古往今来,学《易》者很重视谦卦的道理所在。“谦”德,应该是人处世立身必不可少的品德。
其次,分析爻辞六二:鸣谦,贞吉。这是谦卦的第二爻。鸣,与名相通,指名声。此爻是说人有名声以后,反而更加谦虚,因而贞正有所吉利。这种谦虚是发自人的内心,所以,此爻《象传》说:“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根据次爻辞,可以知道一个关于谦虚的故事。战国时,齐同的田文,号称孟尝君,为战国四大公子之首,名声传遍了各同。孟尝君名声越大,对人越谦虚有礼。所以,许多名士都自动投奔到他的门下,甘心充当他的食客。秦王听说孟尝君的名头后,想方设法把孟尝君骗到秦国。秦王本想立他为相国,但一些大臣说,孟尝君是齐国人,立他为相,可能有害秦国。这件事就放下了。孟尝君想回国,秦王又不准,怕他回去为齐国服务,对秦有威胁,就将他软禁了起来。孟尝君就召集门客,要他们想办救自己回到齐国。回到齐国不久,孟尝君就又恢复了相位,而且名声越来越大。孟尝君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地位,又有名声后,能谦虚礼贤下士,就一定能得各种人才的帮助,孟尝君就是一个事例。所以,人有名气之后,切记定要谦虚,这样才会臝得更多的人的尊敬,做事才会越来越顺利。这就是“鸣谦贞吉”所提供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分析爻辞中的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这是谦卦第三爻。劳谦,是指立下了大功劳而依然谦逊,这样的人是有善终的,所以说“劳谦,君子有终,吉”。这样的人,往往能得到万民的拥护,故该爻《象传》说:“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此爻辞中又可以体现出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大禹身先士卒,历经八年的时间在野外治水,最后终于把洪水治理好。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家的门口,都顾不上冋家看一眼妻子儿女,真是为国为民勤劳忘私的典范。大禹治水有功,受到天下万民的拥戴,舜去位时,就禅让大禹,让他做了统治天下的君主。大禹劳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民勤劳的楷模,受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称颂。这说明,历史是公正的,人心是公道的,只要勤劳为民,谦虚处世,没有不受到人民拥戴的。一些为政不勤,又贪得无厌的人,权势再大,地位再高,人民也是不拥护的,而且决无善终。因此,凡为政者都应具备劳谦的品质,这是人民之福,社会之福,也是个人之福。
学习了谦卦后,让我对谦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见解。俗语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诚然,这句俗语绝对正确,这是老祖宗流传多年的道理。谦虚,代表着向人学习,代表着的是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态度。谦虚的人总是好的,他们是在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实现自己的目标。学会谦虚,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不论你是多么优秀,不论你是多么知识渊博,也不论你辈分是多么高大。学会谦虚,你就会进步;学会谦虚,你就会前进;学会谦虚,你就会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