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作者: 柔远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0-09-18 07:28 被阅读0次

教材分析

《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生动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回忆了青年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活动,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而《沁园春·长沙》是一首旧体诗,与新诗形成对照。旧体诗和新诗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受格律的限制,而后者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根据单元导读,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学情分析

一般特征:高一学生初启高中生活,对新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对人生理想抱负有着自己的思考,对毛泽东的诗词比较感兴趣。

学习能力:能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大意,但未能理解情、景、志的关系,在赏析用词之精妙,把握作者思想情感方面还需要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积累字词,品味关键词语;背诵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

诵读诗歌,把握词的意象和意境,概括画面,并能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词作,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

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学习伟人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意象,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词作。

【难点】

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学习其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中国梦,一个雄奇壮丽的梦。东方睡狮古老中国一梦百年,醒于毛泽东。毛泽东以他的大气,抒中国少年之风发意气,启少年中国强盛之旅。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沁园春.雪》(齐背),诗人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王者霸气,这时江山已定。其实早在1925年,年轻的诗人就已经初露锋芒,显示出王者的“大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沁园春.长沙》。

文学常识,熟记于心

先请学生谈自己对“词”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教师适当点拨补充:

⑴定义: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⑵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⑶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⑷词的分类:①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分段,词中称为片、阕、叠。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分节奏。

              

                 

播放朗诵音频,为学生正音,划分节奏,便于更好地掌握诗词。

朗读技巧标记版

黑字重音,\停顿,^连接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词的大意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师适当补充。)

4.将全班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你能感受到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词?

(提示:乐观豪迈、开阔大气。)

(2)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提示:立、看、怅、问、携、忆、记。)

(3)读完这首词,你能找到几幅画面?

(师生共同总结:①独立寒秋图;②湘江秋景图;③峥嵘岁月图;④中流击水图。)

(四)作业布置

熟读背诵这首词,并思考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分别找到统领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赏析词境

请同学试着概括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提示:上阕,写景,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下阕,抒情,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其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承上启下。上阕的关键词是“看”下阕的关键词是“忆”。)

(二)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以“湘江秋景图”为例展开教学。

(1)词人在上阕当中“看”到了什么?

(教师提示:山、林、江、舸、鹰、鱼。)

(2)词人是如何具体描写这些景物的?哪些字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a.“万山红遍”,“遍”写出了红的广阔。b.“层林尽染”,“染”树经霜后变逐渐变红现象。c.“鹰击长空”,将“击”换为“飞”,引导学生通过换字来炼字,体会“击”写出了鹰的雄壮有力搏击苍穹的进取精神。d.“鱼翔浅底”,将“翔”换为“游”,引导学生通过换字来炼字,体会“翔”写出了鱼的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洒脱之情。与“鹰击长空”形成一天一地的遥相呼应,体现出词人胸襟的阔大。

2.面对如此充满生命跳跃音符的绚丽美景,作者产生怎样的情感?

(教师提示:一个“怅”字写出了万千,宇宙自然万物尽收于作者之笔作者之眼作者之心,怅原意是失意,这里是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深思的是当时千万的人民群众的水深火热、是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是祖国未来的命运。)

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者要问的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教师提示:作者看到万物在经历着物竞天择的考验,很像当今的革命形势,作者要问的是“主”,是谁来主宰革命乃至国家的命运,同时也抒发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历史责任感。)

4.纵观本词,上阙重写景,下阙多抒情,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明确: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全词借景抒情,由实到虚,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逐层推进,表现了作者伟大的抱负。

5.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升华为哲理的思考。这时站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关怀天下的哲人。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轻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过渡语)

6.请同学们齐读下阙“恰”字引起的七句,说说诗人刻画了一群什么样的同学少年形象。“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如何?

(教师提示:“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小结:刻画了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他们风华正茂、奋发有为、敢于斗争、藐视权贵,有改造旧世界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三)比照自我,勇立壮志

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1910年,外出求学的毛泽东,临行前写了一首励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当下,新时代的青少年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诗人身上学到什么?请大家谈谈自己的志向。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引导。 小组发言示例:学习毛泽东的自信、乐观、豪迈的英雄主义豪气。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恶局面,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迷人味道;在突破敌军围追堵截的长征路上,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热烈景象;面对“高天滚滚寒流急”的形势,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气息!)

教师补充本课的写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1925年的深秋,正值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1911年到1925年,作者曾多次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许多影响世界形势的重要事件相继发生。正是在这种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在向我们展现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自由的胸襟,抒发了作者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拼搏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读来热血沸腾、荡气回肠、赞叹不已。                                                       

(四)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总结: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气的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美的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大志的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有大格局的斗士。

2.作业布置:

完成活页作业;

观看视频《诗人毛泽东》并将自己的感想写出来。

附: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立——造像写意——游人独立深思

看——借景抒情——诗人关怀天下

上阕写景言志——言什么志?

心怀天下的宏伟抱负

问——直抒胸臆——哲人忆旧言志        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

忆——怀人忆事——斗士主宰沉浮

下阕忆事抒情——抒什么情?

意气风发的革命豪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ed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