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反脆落》这本书,里面很多观点给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书中讲到一个案例。
一位司机他的年收入呈波动性,有时这个月客单量少,赚的少一点,又有时某个月偶遇一位坐长途的,一次性把整月的生活费赚到了,相对于体制内的文职,两人的工作总年收入相差不多,但体制内一般60岁就退休了,领着退休金维持基本生活,而司机的年龄可长达80岁,并且可以自己交社保。由此可见,那些看似稳定的职业,实则有着隐性的风险。
另外作者提到,关于资产配资的问题,一种是每月90%的资金留存于活期账户中,另外10%用于风险类投资,就算亏损了10%也不用担心,可以换条路子从头再来。
另一种是拿大部分身家去赌一个看似美好的商机,若是失败了,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赚钱。通常来讲,很多企业家创业是一边干着本职工作,用业余时间和多余闲钱创业,等项目有起色时并且步入正轨时,再辞职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不要指望存够大把的钱再去行动,还是一边行动一边投入时间和金钱,尽量让自己低成本创业,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为啥普通人要了解创业的事?有位著名投资家说,找工作就相当于选股票,若是从来没想过创业的人,可能就想着在一家公司一直干下去,要知道一家公司的股票不可能永久性的增值下去,真正能长久生存的大企业,里面的商业生态系统更加完善。
倘若一个人几年间换了七八份工作,看似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他最起码对找工作这件事情了然于心,不用担心辞职后不知道干什么,而一直在同一家公司或行业上班的人,离了职除了原来的公司可能就真不知道找什么事情干了。
我有个朋友就是,出来大城市找工作,找了几天没找到意向中的工作,就又回到了以前的老本行,我问他,你打算在那家公司干多久?他说不知道,先干着吧,只能说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顺其自然吧。
另外,书中用猫和洗衣机喻示两种状态,猫属于反脆弱性,有生命力,可以看到它从桌子高处落下,安然无恙。而洗衣机属于强韧性,常年不用各部件逐渐老化,不具备再复原力。
后面讲到的生物学,涉及到蛋白质肌肉细胞,通常对于突然不吃肉的人首先损失的是那些弱小、有缺陷的肌肉细胞,留下那些适应性更强的肌肉细胞。
同样,对于身体饥饿压力源,若是总是过度吃,不让自己感到饥饿,那么身体就慢慢会散失对食物的敏感性,由此每次吃的时候对于吃饱这一感觉也就没啥反应,因此更提不上健康饮食了,所以保持身体一定的饥饿源是对自己身体是有好处的。
有种基金叫指数基金,是几百只股票集合成的基金,这几百只股票有跌有涨,里面的高低相互抵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再拿以前的古代战争来说,每次战争之后就是人口增长的时候,等人口过于多,这时大环境的波动性趋于越来越频繁,因为人们常有种现象,就是富裕了更想着稳定,贫穷了才想着奋斗,由此也形成一个循环,由俭入奢,由奢入俭。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至于未来是怎样的,还是由未来决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