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晚上闺蜜发来两张照片,一张她高考时的成绩单,一张当年大学录取院校的最高最低分数线的表格图片,那两张斑驳泛黄的纸片让我陷入久久的回忆及沉思中。
1997年的那个夏天,18岁的我们接受了人生中第一次挑战,似乎也都交了一份满意的答案。她在高考中取得571分的好成绩,我也深深地记得我高考的分数540分。这样的分数在现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似乎不值得一提,可是在那个录取率低,消息闭塞,网络还未普及的九十年代还是能给人带来小小成就感的。她去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而我则去了安徽医科大学。
我们在群里唏嘘感叹:她惋惜在完全没有人指导填志愿的情况下与上海复旦失之交臂。而我则在严重低估了我的成绩(我的高考估分比实际分数低了一百分,我们那时是依据估分报考志愿)后放弃重点大学的填报,只报了一所省内的普通高校。
闺蜜说:如果我们都幸运地报上了更好的学校,我们的人生会不会从此发生很大的改变,我苦笑着说:我可能最终也会殊途同归,依然平庸。
二
“你为何如此不自信,估分正负二三十分属于正常范围,你为什么会少了一百分?”一句话唤起了我无尽的追思。
生命是互动的结果。很多孩子,就毁在“互动”里。“互动”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评价。大家不经意的语言会塑造孩子,使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回顾我的整个十八岁之前的童年少年时期我清晰地记得被贴上了许许多多的标签,不幸的是绝大部份都是“负面标签”!
每当取得好成绩时,父母总是意味深长的告诉你:“这次是瞎猫碰到死老鼠,一定别骄傲!”可当考试失败时,父母则不住地摇头:“哎,女孩就是脑子蠢笨!”印象中从来没有一次鼓励,没有一次能够看得见我在学习过程中辛苦付出。
现在想想,是这些标签塑造了我。虽然在学习中努力,可却从来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自我认同,总觉的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努力。就这样一路狂奔到了中年,过上了平庸之极的生活。我想即便当年运气足够好,报考了211的本科院校,但最终也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三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是父母的比较,把你同别人一起比较。
“你看人家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
“为什么同一个爸妈生的,你看看你弟弟为什么学习这么好?”
比较的潜台词是:你太差,什么都不如人家。一个孩子得到的负面评价远远大于正面评价,这种伤害是致命的。
有时候,我们还会用评价为孩子解围:“你没考好主要是马虎,其实你脑子一点都不笨,要是不马虎一定也能考100分。”时间久了,“马虎”就成了孩子的盾牌——他得一直马虎,才能维持他脑子聪明的人设。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给予孩子多一些有价值的正面评价,尤其是看起来没那么优秀的孩子。这是保护他与生俱来的向上感,保护他的自尊心,使他拥有“优秀者的自我镜像”的重要手段。而这些,正是他一生汲取不尽的内驱力。
四
当年那个内心极度自卑,没有强大自我认同的女孩,经过漫长岁月的淘洗,终于过上了父母曾经给予她“诅咒”般的生活。看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时,我无奈的意识到我还处于倒数第二层安全需求层面中徘徊,怎么可能够得着金字塔的塔尖“自我实现”呢?
每个生命的内在都有自我发展的力量,并在合适的时机里放出光华。我们几乎能从一个十八岁少年的身上看到他八十岁的样子,因为他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而且完全没有意识到,并试图修正的痕迹。
对于一个生命来说,“自尊度”或者说“优秀者的自我镜像”是最重要的因为那是一个人心中对自我的期待。我知道我是“优秀者”,或者我想成为“优秀者”,所以我才愿意付出努力去保持或成为这个样子。我努力学习,认真做事,都是因为我内心“对海洋(优秀自我)的渴望”,所以我是高自尊的,是不允许自己落后或平庸的,这是生命向上之根本。因此,保护每个孩子心中的这份渴望,对父母来说,是最重要的功课。反之,如果孩子对自我的评价是消极的、低级的,父母付出再多努力,也像老牛拉车,靠不时地抽一下鞭子才能让他往前走。
魏老师昨天在他的《海拔五千》里说:心理咨询师,可以教孩子学会如何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但是,孩子应该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一个心理问题,而是一个教育问题,或者说一个发展问题。这一点,又往往成为一个死结。
虽然我们做父母的机会只有一两次,孩子的成长带有基因和环境的宿命性,但你是否对生命有足够的敬畏?你是否相信,他们神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我们又是否能够怀着对生命的神秘性的敬畏,全身心地爱上他们,然后,用漫长的岁月去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