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荒村,我心中的痛

荒村,我心中的痛

作者: 泥瓦刀 | 来源:发表于2021-02-17 19:46 被阅读0次

    我是64年出生的,98年的时候我就去了青岛打工。我的老家是在一个江心洲上,在98年以前,我在老家种地做临时工的时候,每每还能听到村里的书声朗朗,老师和学生骑着自行车和步行上学或放学。我们在地里干活,10点常常听到村学校做课间操的声音。

    我们也在这所村小学读书,后来上中学的时候到了乡农中,那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美好的记忆。

    由于生活所迫,到青岛后就很少回家了,只是每年的年尾过年这一段时间,回家小聚一段时间,走走亲戚,串串朋友,享受乡下过年所特有的气氛。对给我们留下深刻回忆的或是人生成长足迹的学校,就关注不太多了。

    有一年,我的亲戚告诉我,现在的村学校已经没有了,小学也搬到了乡农中,所谓的农中已经只是小学生的聚集地,学生也很少,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跟随父母去了城里读书。后来说乡农中也萧条了,没有人了,变成了一个荒芜的地方,学校里杂草丛生,间或还有一些小动物出没其中。

    前年的春节,我偶有闲暇去到村里的江头小学走了走。一把大锁锁住了铁门,我轻轻的推一下,那个锁竟然自动打开了,原来那部锁已经锈坏了。里面的房屋,屋主梁有的已经倾斜,屋顶上的檩子已经腐烂,屋内屋外满是碎瓦,枯黄的草根仍然扎根在地面上,可以看岀春夏秋这里一定是杂草丛生的一片“盛景”。

    98年以前,我是在这个江心洲打着临时工,那年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中秋过后,我就跟着我的亲戚来到了青岛,开始我在大都市的生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儿子也长大成人,在合肥工作工作,我拿了首付给他在合肥买了个房子,也可以说是在合肥安居乐业了。可以说,如果我继续在老家地方待下去,不仅儿子学费支付不起,那么在城里买房子也只是一笑话,我到青岛是来对了。

    当然这对于我的所有的详细的项目老乡来说,他们的情况跟我都是大同小异,人们抱着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来到城里,决心改变自己家庭以及子孙后代那种贫穷的命运。

    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在城里买了房子工作的孩子们,那么他们的父母老了以后,有极大的可能他们更会跟孩子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或者在附近买个房子,或租个房子,让孩子照顾方便,他们这一部分人不太可能留在乡下了。

    假设我们这一代人都归天了,那么他们还会回家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老家再没有他们牵挂的人了。

    可以预见20年在和30年之间,对于江心洲这样的情况,会在全国很多的农村普遍的发生,那时候乡下没有人,现在也是可以想像到的。

    只有在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出门走亲戚的人开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轿车,热闹了冷清的乡下农村,但我告诉大家的是,这只是一时表面上的繁荣,乡下的老人正在每年去世,已经所剩无几,门前冷落,大门紧锁,房屋倒塌,天地荒芜,不是危言耸听。

    当然了,不是说农村不好,只是现在的中国农村没有找对发展的路子,要想把农村发展好,还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构建农村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农村范围很广,条件各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如果强行的执行行政命令,依照个人的意愿一厢情愿的发展,那种看上去很宏伟的蓝图,只能带来无穷的后患。

    8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是成功的,可以说搞活了农村的经济,也释放了农民,把大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

    但是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村的发展严重的滞后,农村的改革没有再继续进行下去,没有与世界的农村经济格局跟上脚步,也可以说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农村经济模式与世界农业科技越拉越大,没有及时的与时俱进。

    于是这样就导致了农村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留不住人,农村的孩子全部流向城市进行发展,那么农村谁来发展呢?

    农村教育的分崩离析,农村教育的全面解体是农村走向荒凉的最根本的原因。

    那么中国的城市化建设 就是要把绝大部分有条件的农民或者农家子弟全部输入城市。那么我要问一问:城市,你做好迎接农村这批大军的准备了吗?你准备了什么呢?你准备了他们在城市的产业,还有他们能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福利了吗?那么城市人会对这些农村人是不是另眼相看呢?

    谁都知道,现在孩子越来越生不起养不起,那么养育一个孩子,把他从幼儿园培养到上大学,需要多大的代价,各位心里应该都是心知肚明的。这样就导致了越来越不想生育,或者只生一个孩子的想法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根固蒂深。

    劳动力的不足,就会给中国的养老问题埋下祸根,我相信未来中国的老人养不起,养老会面临一个极大的危机。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笔者不是医生,没有良方。但有一条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中国的农业农村 必须要走一条产业化,市场化,科技化,集团化发展道路。

    因此到了那个时候,也许是30年40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土地必须要进行又一次改革。

    那时候中国的土地上,只有几百万人在耕种土地,每一户都耕种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土地,操着各种大型农业机械,从翻地开始到收获全程是机械化,包括施肥喷洒农药,只有这样的农业才不是小农经济,才会更好的适应科技化,市场化,产业化,这才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抵抗弱不禁风的农业经济。

    如果能人能够活上100多岁,那真是太好了。我希望看到这一天,我也相信这一天会迟早到来,但中间要经过一个非常艰难,非常复杂非常繁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非常的痛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荒村,我心中的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hw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