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了阅读技巧,这一篇来讲选书技巧。
作者
选书最重要的标准当然是“人”,其中包含作者和评论者。
我爱上读书是从读小说开始的。刚开始无所谓选书,男孩子们喜欢的武侠题材一本本读过去,读一段时间后发现书与书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差别的源头在作者。
当时的做法是把李凉、司马翎、陈青云、黄鹰、温瑞安、卧龙生、古龙、金庸、黄易的作品挑着读一些,找到自己喜欢的作者,再把这个作者的作品全部找来看。不过那时候会不会选书不太重要,因为能读到的书太少,好书坏书最后都读到没得读了。
然后书籍匮乏的时代过去了,电子阅读的兴起让选书成了很重要的事。根据作者来选书对虚拟和非虚拟类图书同样奏效,很多时候这一个技巧也足够用了,因为很多好的作者拥有旺盛的创作力。例如我去年找吴军先生的著作,发现他已经出版了十多本横跨多个领域的书。
评论者
面对满坑满谷的书籍,除了选作者,还有什么靠谱的途径?答案是评论者。评论者的范围很广,包括自己喜欢的作者在读什么书,也包括自己喜欢的公共知识分子推荐的他/她所属专业领域的书等等。
我拿自己来举例子。在写作和哲学趣味方面我很喜欢和菜头,在推荐书方面他很克制,写作方面推荐过一本《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原理》,哲学方面推荐过一本《哲学的故事》,我相信他的写作和哲学品味,所以相信这两本书一定是经典的好书。
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找到好的评论者非常重要。换一个角度来说,根据评论者擅长的领域,有选择地相信其推荐也很重要。比如一位人文领域的专家推荐经济学领域的书籍时,就要做谨慎判断。
评论者的重要性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最典型的像金圣叹之于《水浒传》、《西厢记》,脂砚斋之于《红楼梦》,评论本身就增加了书的可读性。
出版社及出版品牌
从人的角度向前推一步,是出版社和出版品牌。本质上这还是通过人在选书,不过出版社和出版品牌将选书这件事专业化了。好的出版品牌是将一群有相似品味的人组织起来,将选书商业化。
出版社和出版品牌都有自己专长的领域,例如辞书类首选商务印书馆、文学类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籍类首选中华书局、经管类畅销书首选中信出版社、地理类首选中国图书出版社、人文社科类的三联出版社、读库、人民出版社等等。
沿时间轴往回看,读书人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不但容易找到各种好书,对于经典的好书还有不同版本可选。出版业的精英们也在不断精益求精,追求阅读体验的极致。最近几年出现很多优秀的出版品牌,像人文社科领域的读库、理想国、甲骨文,科普类的未读、新知文库,经管类的黑天鹅图书、湛庐文化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国于2015年推出了一个影像计划“看理想”,其中有梁文道的一档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是优秀出版品牌与优秀评论者的强强联合,给人文类书籍的选择做了很好的参考。还有知识服务平台“得到”,将选书荐书与订制出版结合起来,将很多经典书推出了新的好版本。
出版社和出版品牌为什么重要呢?因为一本书的版权可能同时授权给几个出版社,出现不同的版本。而现在电子书获取很方便,实体书的收藏价值就非常重要,像金庸全集在内地被先后授权给三联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广州出版社,要买首选三联版。
版次、印次
单独就预测一本书的好坏而言,作者、评论者和出版方这三个维度已经满足90%的需求,再向前一步就是书的版次、印次、印数、是“编”还是“著”等等,李笑来先生曾写了篇文章一一列举:
但根据我的经验,到了能用版次来选书的时候,更重要的反而不是书好不好,而是适不适合自己。
一年多之前我想自学经济学,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选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7版)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19版)。当时跟张是之同学在社群里聊到这两套书,他说我选的不好,回想起来,当时他内心的潜台词应该是:“你是sb!”后来跟着他学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2版9次印刷),他送给我一套李俊慧先生的《经济学讲义》(1版6次印刷)做辅助教材。学到今天,我最大的收获居然是从《经济学讲义》中来的。
那么,是曼昆和萨缪尔森的书不好吗?当然不是。问题在于经济学太年轻,“没有一本经济学著作是正确无误的”。事实上,这两本书之所以出这么多版,很大一个原因是要反复修改内容错误。而对初学者来说,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书里哪些内容是错的”。
书单
回到选书的目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
对于虚拟类文学作品,要读得开心,从网络小说开始也未尝不可。也许最后会走到《平凡的世界》甚或《百年孤独》,也许不会,但都没什么损失,这世上没有哪本书是必须要读的。
对于非虚拟类作品,我们是想从中学到些什么,最终学习的对象是书的作者。这时候问一个问题,我们要向他/她学习的这位作者,最好是什么样的人?答案是:能够清楚我的现有知识,教给我“基于现有知识,能理解但尚未理解的新知识”。
从千万本书的背后找到这样一个作者何其难也,这也是为什么别人的书单成不了自己的书单,因为那个书单是别人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向,积累起来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我去年就犯了个错。开始学数据分析时,多次看到有人推荐周志华教授的《机器学习》,有99%的把握这是本好书,结果买回来发现读不懂。书是好书,但不是给数据分析入门新手准备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回到开始,选书的本质是选人,而写书的人是在不断进步的,如果阅读时间和精力不够,只能选择每位作者的一本著作,应该怎么选?
第一标准当然是选作者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本。如果作者没有讲过自己的偏爱,那就尽量选作者比较新的著作。为什么呢?
谢作诗教授曾评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没必要统一起来:
《国富论》是在《道德情操论》面世17年后写成的。40岁前,我是主张社会保障的,可是今天我坚决反对,难道你也要把我的前后两种思想统一起来吗?凭什么思想就不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呢?凭什么不应该最后的思想体系才是这个人真正的思想体系呢?
我认可这个逻辑,听到他这段话时,我脑中虚构了一个场景:1776年,53岁的亚当·斯密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后穿越回17年前,对刚发表《道德情操论》的36岁的亚当·斯密说:“你是sb...”
写到最后,还是推荐一个书单,是关于“学习如何学习”的,学习方法是知识金字塔的底座,这个书单应该有普适性:认知学习法参考书籍
学习如何学习是一切的起点,读书不过瘾的话欢迎加入刘传的认知学习法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