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观《金刚经》(14)下篇

作者: 明空如月_QD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15:48 被阅读0次

    心观《金刚经》(14)下篇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非常感恩大家!今天晚上我们继续来分享金刚经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第三部分。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上一次我们分享到,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应无所住而行持戒,应无所住而行忍辱,应无所住而行精进,应无所住而行禅定,应无所住而修行般若智慧。为什么菩萨应无所住而作六度修行呢,是因为所有一切相皆是非相,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所有一切相,皆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其[相]仅仅是[幻相],其[名]仅仅是[假名]。我们所见到的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皆是无常、无我,皆是空性。这所有一切现象,皆在因缘中生,在因缘中灭,在因缘中变化流转。比如我们的念头,即是一种在心灵的虚空中生起和消失的现象,念念迁变,快速变化,每一个念头当下生当下灭,在这念念迁变、快速变化的现象之中,找不到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对于这样一种快速变化的现象,我们常常看不到其空性的本质,却把现象变化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截取,然后进行命名,并把这个临时的命名作为对现象的识别。而如果我们深入地去观察就会发现,对现象的命名,仅仅是一种因交流的方便而假立的一种名称,而对于这个名称所对应的那个现象本身来说,却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本质对应着我们所称谓的这个现象以及对现象的命名。注意,这样的一种穿透表象之后所发现的关于现象的真相和本质,它是一种普遍规律,适用于一切现象,没有任何的例外。所有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概念,所有能够被我们感知到的现象,不管这个现象是什么,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都是因缘而生,都是因缘而灭,都是在因缘中快速的变化,其真相都是无常、无我,其性质为空性。所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即使我们所说的这个[众生],同样也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本质叫做众生。任何一种语言概念都会有其所特指的某一个内涵,这个内涵,仅仅是针对某一种现象的命名。比如说众生,即是对无法认知到自身真相的人、不明白自心真相的人的一种假立的命名,对于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众生。但是当一个众生通过修行,通过对自身真相的参悟,通过诵读金刚经,最终见到了自性本心真相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称之为[众生],虽然还是这同一个人,甚至同一个生命,但是我们不能再称之为众生,因为他已经是一个觉醒者。而所有一切生命的真相,从自性本心的角度而言,所有一切生命,不管是众生还是菩萨,自性本心皆是空明一体之心,皆是空性的,同时又是灵明的,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一法身。注意,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就包括了一切众生。为什么说包括了一切众生呢?十方三世,就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宇宙时空中的诸佛。如果一个生命现在还没有领悟到自心的真相,但在未来一定会认知到自心的真相,所有的生命最终都会觉悟,所以说所有的众生也都是未来的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就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众生,诸佛与众生,在自性本心层面是无二无别的。所以说所谓的众生也仅仅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假名。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所有一切众生的真面目,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真面目,无二无别。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的精神,是离于一切相的精神,是离于一切概念的精神,是一种超越的智慧,是自性本心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对于没有了悟到自心真相的人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所以很多人都难以接受金刚经的智慧,很难接受佛陀在金刚经中开示的离于一切相的究竟了义的智慧。佛陀为了让听法的人能够生起信心,在这里再次强调,如来是真语者,真语者就是佛陀所开示的是自性本心的真相,是每一个生命当下的真相,是生命的真实,最究竟的真实;是实语者,实语者,就是如实所说;如语者,如语者就是佛陀以各种比喻来引导听法者去悟入自性本心,且佛陀说法的所有目的也正是为了使听闻开示的人能够如实去观察、观照、体悟自心本性;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也就是说,佛陀所说一切法皆是为了让听法的人能够悟入自性本心之中,能够见到自心的真面目,所以不管佛陀说了多少种看似不同的法,比如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的经典,其实最终佛陀想向人们所传达的智慧,是简单而朴实的,同时又是超越的,是真实不虚的智慧,同时又是离于语言、离于概念的智慧。所有佛教经典都是佛陀根据不同的因缘环境以及针对不同根器的人所进行的应机应缘的教导。听法的人不同,因缘条件不同,佛陀所教导的对机法门就有所区别。但不管这些教导看上去差异多么大,但最终所指向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们见到自心的真面目,从而离于对幻象的执着,对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的执着,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着,对各种人事物的执着,最终达到彻底的自由和解脱。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所得法,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觉醒之法,也就是自性本心的智慧,也就是空性智慧,也就是离相智慧,也就是无所住的智慧。而所有这一切不同的语言名相,所指向的那个,其实就是每一个生命当下具足的空明一体的自性本心,这个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此法无实无虚,即既不能说它是一种实有,因为自性本心没有实体,又不能说它是虚无,因为自性本心的觉性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各种作用。这种灵明的觉性是本自具足的,是无生无灭的,是超越了有无虚实等任何概念的。所谓的得法,其实就是了悟自心的真实的性质、真实的样子。而每一个人当下具足的自性本心,就像金刚经中所说的一样,彻底地离相,彻底地离念,彻底地无所住,无实无虚。当我们深入地了悟清楚了之后,再来诵读金刚经,对于佛陀开示的内容就非常容易理解并了悟其背后的深义。

    比如接下来的经文说,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为什么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呢?因为,当一个修行者执着于不同的名相、法相时,不管其修行的内容是布施还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因为有这个执着在,那么就会有我在,就会有他在,就会有时间相、空间相,就会有各种执着相,而只要有执着相在,就见不到自性本心,就无法契入金刚经的精神,就无法契入空性智慧,所以说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这样的修行是见不到自心真面目的。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如果说一个修行者能够悟入到[心无所住]的精神之中,悟入到离相智慧之中,同时又能够精进地修行六度万行而无所执着的时候,那么他就已经契入到了金刚经的智慧境界中,这本身就是智慧,就是自性本心的智慧光明,所以说[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佛陀通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不住于法]的修行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智慧光明。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当来之世是什么世呢?就是诵读金刚经的当下。受持读诵金刚经,本身就是自性本心智慧的体现。则为如来以佛智慧,这个如来就是你自己内心的如来,以佛智慧就是自性本心觉醒的智慧。什么是觉醒的智慧?觉醒的智慧就是自性本心本自离相、本自寂灭、本自无住、本自离于一切相的智慧,也就是金刚经的智慧。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谁知谁见?当你进入到了金刚经的精神之中,你的自性本心自知、自见、自证!也就是说,如来见到了如来,自性本心见到了自性本心。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是因为自性本心的智慧超越一切世间智慧,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可以超越生死,可以超越轮回,可以超越一切痛苦烦恼,可以超越一切二元对立,可以使修行者得到究竟的解脱、究竟的自由、究竟的智慧、究竟的光明。这是所有一切世间法的功德所无法相比的。

    到这里,整个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就全部分享完了,我们简单小结一下。离相寂灭,其实就是自性本心的本体真性和真相,离相寂灭就是自性本心的空性,就是自性本心空明一体性,就是自性本心的觉性光明。这个觉性光明本身就是离相寂灭的。这个离相寂灭的自性本心我们如何才能见到它呢?其实,就是在诵读金刚经的过程中,一边诵读一边深入地体悟,以心观心,以心悟心,用自己的心去诵读金刚经,用自己的心去体悟金刚经,在诵读金刚经的当下,对照着金刚经的精神和智慧去体悟自己的心,体悟自己离于一切相的心,体悟自己本自无所住的心,体悟自己离于一切语言概念的那个当下能知能觉却究竟空无其体的心。当你在自己的内心之中见到这个真相的时候,体证这个真相的时候,金刚经就在你的生命中鲜活的呈现出来了,而这也是最好的受持读诵金刚经的方法。也正如经中所说,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非常感恩大家,关于金刚经第十四品我们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观《金刚经》(14)下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jr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