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的“一”字一样的胡子。这是我所认为的鲁迅的样子,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吧。要是在谈什么,只怕还有一只烟斗,利索的短发之类的。他的照片与画像总给人一种精神抖擞的感觉,仿佛他拿上枪,就可以去上阵杀敌,但是他选择了笔这种武器。
鲁镇的空气和水养育了他,他写鲁镇的每篇文章仿佛都有点水。
他做过挖矿的学徒,在学校专门学过,之后不想干了便去日本学医。有名的藤野先生就是在那时相识的,而作为留学生的他也在那里既感受到了少有的温暖又感到了强烈的屈辱。,从医治身体,到改造灵魂。回国后,新文化浪潮的席卷令他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他早期的文章略有狂放,《狂人日记》便是代表。他的文章看上去表面一层,内里趁着一层。你要把表层的东西读透方才见着其中的真理。
在文章上不曾怕过谁,骂,大声地骂。
他基本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搬到纸上,有所遮掩但很少保留。他敢于直面黑暗,敢于揭露坏的东西。他的小说大都以“我”的第一人称,但自己的本身与小说中的“我”却往往不完全相同。象征中模糊的感觉更能令人直面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他是一个接受进步思想的人。他参与新文化运动,并成为中坚的一员。他也是坚持写作着,往往是晚上工作一晚上。到了她的晚年,他也用烟来支持自己。对于我来说,他并不全是语文课本上那个远远的只有一点文学常识的作家。
他更是一个离我很近的人,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情感一清二白地展露在别人面前。他的那种坦荡和直面困难的精神令我佩服。他的文章很象一面镜子,找出现在我们仍在犯着错误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一直很害怕他,怕从他的文章中看到类似我的一小小影子,这种害怕令我更努力地磨砺我自己。
重读鲁迅,他早已不是一个在课本上折磨我们的粗胡子老大爷,他背后背负的是当时和现在的中国人所缺少的精神。他就像是一把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的思想就算在现在看来还是如警钟一般如雷贯耳,他批评的问题到现在我们还一犯再犯,他畅享的中国年轻人还没有真正站起来...
但是,我们如同他的笔杆子,结结实实的站在中国的答卷上。虽然有些笔出水不畅,有些总是漏墨,但是有我们谱写的中国故事,已经在世界上传唱了数百年。从他那时期,中国年轻人一直在改变,向着他希望的方向。
他的形象,在每一个年轻人心中,也在每个年轻人手中。当我们拿起笔抨击社会问题时,我们是他;当我们身体力行抗击不公平时,我们是他;当我们踌躇满志又受到贵人相助时,我们是他。
鲁迅的路,永远那么曲折,我们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鲁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