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我依然会困惑,但是有困惑就要去思考,去解答,经过反复地思考以及实践,总结出自己认可,符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
新时代的父母,大多都不想依靠自己父母的教养方式来养育孩子,所以都会努力去学习,然而去实践的过程依然困难,因为从小接收到的行为模式一时无法改变,或者说底层操作系统难以转变。有时候你发现稍不留心就会“纵容”,再稍不留意又会变成“控制”,这种左右摇摆也会让自己非常难受。
在这个“宽容教育”较为盛行的时代,我现在时常会思考这个“度”的问题,很多书籍以及专家提倡“无条件养育”,无条件地接纳孩子,这样真的可行吗?所谓无条件接纳,是否是人可以做到的?而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会对孩子有所期待,而这种期待是有必要的,而且很多时候它是好的。
我也逐渐意识到,在提倡尊重和宽容的环境下,孩子需要必要的规则,也需要一定的限制。所以如何在这其中找到一个平衡,也找到一个较好的方法,是一种智慧。育儿书籍中有矛盾的地方,但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吧。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这本书中提到,每个人对孩子行为的可接受度不同,这也跟父母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书中同样提到,作为父母我们是人而不是神,无须掩饰自己的情感,假装接受孩子的行为,事实上这个时候你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也会出卖你,这样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困惑,无所适从,也不利于身心发展。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孩子的行为是我们无法接受的,但是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假装接受,要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书中也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让我们学习与孩子的沟通,这样便可减少不可接受的行为。
而在不可接受的行为中,书中将问题的归属分为两类,一是属于孩子的问题,一是属于父母的问题。属于孩子的问题,是孩子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孩子不高兴、沮丧,或是遇到了麻烦,例如,孩子被一个朋友拒绝,孩子发现自己的作业太难。这些问题都是孩子应当负责的。属于父母的问题,是孩子的行为影响了父母满足自己需求的权利,比如说,我家孩子熄灯了不睡觉,在床上跳来跳去,影响了我和老公的睡眠。
以上分类让我想到阿德勒的“分离课题”,谁为结果负责,就属于谁的“人生课题”。而作为父母,不应该忘加干涉孩子的“课题”。本书中提供了一种技巧——积极倾听。而属于父母的责任时即父母的“课题”,书中提供了“对抗法”。
今日时间有限,先到这里,明天再做详细的介绍。最后,作为父母,我同意,我是人而不是神,我没必要抛开自己的需求,为孩子做出牺牲,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无条件地接受和容忍,我也会犯错。但同时,我也不会忘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并让孩子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